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3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在微电子器件制造,成像系统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诱导化学及电化学沉积金属的研究,最近几年引起了极大兴趣[1-3],例如Zahavi[4]报道了Pd,Au,Ni-Pd在氩离子激光作用下可以不加偏压实现在半导体Si,InPGaAs上的无掩膜选择性沉积,金属沉积只发生在光照部位.大多数研究工作是围绕应用技术而开展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光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尚十分欠缺.我们认为对于普通电镀液中的激光诱导电沉积来讲,既使不需外加偏压,沉积过程也必然伴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半导体能带之间的电荷传递,因此可以通…  相似文献   
2.
镧与镍共沉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含稀土的合金新材料具有多种特殊功能,因此,其制备技术已为人们所关注.制备含稀土合金的方法有高温烧结法、真空蒸发法、离子溅射法及电化学法等.其中电化学法设备简单,容易获得不同组份的表层材料,但是,由于稀土元素的电位很负,从电解质水溶液中沉积稀土及其合金是相当困难的,以往曾有采用熔融盐电解质或非水电解质制备稀土合金的一些报导[1,2],而从电解质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报导甚少.本研究采用适宜的络合剂,实现了从电解质水溶液中电沉积Ni-La合金,镀层中钠含量最高达22.58%(质量分数,下同).通过XPS及…  相似文献   
3.
非晶态Fe-W合金镀层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Fe-W非晶态镀层在铬酸盐钝化液中进行化学钝化与电化学钝化,使之形成含铬钝化膜。阳极极化曲线说明,钝化后镀层的孔蚀电位向正向移动了约1.68V;Fe-W非晶镀层在氯化钠溶液中浸泡近1h表面发生严重腐蚀,而经钝化处理的镀层浸泡1个月,表面无变化,仍具有金属光泽。  相似文献   
4.
从氨性柠檬酸溶液中电沉积Ni-Mo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含钼大于约27%(质量分数)Ni-Mo合金,具有较高的耐蚀性,特别是在盐酸和硫酸溶液中,其耐蚀性优于SUS304不锈钢[1].因此,人们对该种合金的电沉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4].对合金共沉积机理也作了一定的研究.一般认为,钼不能单独进行电沉积,但它可以同铁族元素共沉积[5].对钼与铁族元素的共沉积机理,人们已提出了几种假设.一般认为[3],钼可能是多步还原,即六价钼首先被电化学还原成低价钼化合物,而后由吸附在诱导金属(铁族元素)上的原子氢进一步还原成合金中的零价钼,为了进一步弄清Ni-Mo合金的共沉积机理,本…  相似文献   
5.
魏子栋  郭鹤桐 《电化学》1996,2(2):202-208
通过对磷化液配方及磷化工艺的改进,解决了磷化液沉淀多,不稳定及磷化膜微观结构差的问题.针对钢铁磷化过程中出现的磷化膜质量与磷化面积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应用Taguchi方法,对磷化过程进行了优化,实现了磷化膜质量与磷化件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磷化液连续循环使用的性能也得到根本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碳载体上铁与钴对铂的锚定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子栋  郭鹤桐 《电化学》1998,4(1):42-46
研究了氧在载铂合金多孔电极上的阴极还原行为。这种合金催化电极在酸性介质中表现了很好的稳定性,在宽广的工作电流密度范围内,其阴极极化比传统的载我孔电极降低20-40mV。利用加速老化试验考查了催化剂粉末与催化电极的稳定性,用XRD检测了老化前后催化剂金属成合金的晶型和颗粒度,表明该合金催化电极具有优良的抗烧结能力。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个能够在任意运行条件下 (气体压力 P、输出电流密度 I)正确表征 PAFC空气电极行为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表征“气 /液”相界面比表面的 AB与 I在不同的 P下是不同的线性关系。其中在低压下有较深的依赖关系 ,而在高压下 AB趋向与 I无关。表征“液 /固”界面的 AI在不同 P、I下基本保持不变。利用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 PAFC空气电极中催化反应层内 O2 电化学还原速度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高效的反应速度发生在“扩散层 /催化层”与“催化层 /电解质”层界面交界较近的催化反应层中 ,为贵金属催化剂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合镀层中ZrO2微粒对基质Ni晶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为  郭鹤桐 《应用化学》1997,14(1):6-10
采用复合电沉积方法制备了Ni-ZrO2复合镀层,探讨了ZrO2微粒引起的基质金属Ni的晶体择优取向及点阵常数的变化,及其对析氢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微粒的存在改变了Ni的电沉积层结构,使基质金属Ni产生新的沿(220)晶面的择优取向。这一新的择优取向不利于析氢反应。择优取向的改变说明复合电沉积过程中,Ni与ZrO2微粒是以一定的界面匹配进入复合镀层的,基质金属Ni点阵参数的改变也证明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化学镀Ni-Co-P合金对Mm(NiCoAlMn)5五元稀土贮氢合金电极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引入很少量(1-2%)Co的Ni-Co-P合金镀层可有效地提高MH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o,极限电流密度iL及α相中氢的扩散系数Dα(H),还研究了化学镀Ni-Co-P合金对稀土贮氢合金电极循环伏安(CV)曲线和阴,阳极极化曲线及对称因子β的影响,进而阐明了化学镀对MH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电沉积Ni-La合金上的阴极析氢行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电解水制氢工业中,为降低能耗人们在研制电催化活性高的析氢电极材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纯金属电极、合金电极及复合电极等.Arul Raj等用电沉积方法获得了Ni-Co,Ni-Zn,Ni-W及Ni-Cr等镍基合金电极,发现这些电极的析氢催化活性有很大差别.本文从电解质水溶液中制备了Ni-La合金电极,是一种理想的析氢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