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化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秀玲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4,25(11):60-64
通过查阅《美国化学教育》(JCE)1995年7月至2003年7月有关化学概念教学的文章,对国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一概述,列举了提出的关于化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并列举了“电子构型”和“分子模型”2个概念案例。另外,通过访谈国内先进教师和查阅国内相关教育期刊,对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也作了一般概括。比较了国内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在主题的选择、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的差异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活动。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但制备时却用碱性的Na2CO3溶液收集,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基于Arduino平台设计数字化实验,利用多传感器同步检测,从多角度定量比较乙酸乙酯分别与Na2CO3和NaOH溶液反应的差异,并探讨温度、浓度和搅拌对反应的影响,旨在帮助师生深度理解乙酸乙酯与Na2CO3和NaOH相互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虽然在化学热力学上自发,但乙酸乙酯在常温和搅拌条件下与饱和Na2CO3溶液几乎不发生反应,在非饱和Na2CO3溶液或较高温度下则可发生,而不管在何种条件下与NaOH溶液均能发生强烈作用。由此,基于数字化实验,为常温下饱和Na2CO3溶液可用来收集乙酸乙酯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相似文献   
3.
罗秀玲  黄淡花 《化学教育》2011,32(11):53-55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为例,调研了高中生对化学教科书习题的态度及评价。研究表明,学生不够重视教科书习题;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及兴趣有选择地做教科书习题;学生认为教科书习题的题量、难度适中,但题型偏少,趣味性不够,功能不够突出。师生应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教科书习题的教学功能;教科书习题编制要考虑学生兴趣和需求;要为教科书习题的有效实施建立配套资源。  相似文献   
4.
对3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中科学探究栏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秀玲 《化学教育》2010,31(6):26-28
通过对“人教版”、“鲁科版”及“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中科学探究栏目进行统计后发现,3个版本教材所设计的探究活动都以实验的、局部的、学生个体的探究为主;要求学生完成的探究要素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较多,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的要求较少。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问的技能;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科学制定计划;促进学生反思与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5.
高一学生部分核心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探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秀玲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5,26(10):34-36,51
本研究采用团体测查的方法,对经过初三1学年和高一上学期化学学习的157名高一学生进行了部分核心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探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在微观上的运用、化学式意义的微观理解、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宏观现象、物质宏观性质与粒子微观性质的联系与区分等方面存在突出的相异构想,为实施学生的概念转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布卢姆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都侧重学校学习的研究,强调学生学习前的认知状态、学习动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程度、学习的连续性。根据布卢姆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的内涵,它们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可以从4个方面来探索:关注认知准备状态,选择先行组织者;把握情感准备状态,进行适当强化;明确学习要求,促进充分参与;运用反馈-纠正,延续意义学习。  相似文献   
7.
通过“游戏”和“访谈”方法,对高一学生“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概念学习的“相异构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常生活概念“平均”对科学概念“8电子稳定结构”学习产生了负迁移,同时高一学生对相关的化学微观概念产生了很多的相异构想;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一套中学化学微观概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呈现批判反思提炼(PCRR)模式,提出了假设呈现批判反思提炼(HPCRR)模式,并以“原电池”概念学习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研究对象为广东省佛山市某校高二年级2个平行班的92名学生,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6人。从概念理解和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态度等2个方面调查了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教学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概念理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概念理解,实现概念转变。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接受度较高,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化学教育类期刊关于化学概念的研究文章,及一些和社会、生活、技术、环境直接相关的化学概念的研究文章,发现对于基础的、抽象的化学概念学习和教学有比较多的研究;对和生活有直接联系的化学概念的学习和教学则很少关注,或者只是关注概念含义的解释,很少关注学生头脑中对这些和社会、生活、技术、环境直接相关的化学概念的认识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0.
罗秀玲  肖信 《化学教育》2016,37(6):46-49
在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论"中,以喷泉相关实验为例,设计论证问题和评价细则,开展论证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研究细致分析并揭示了职前教师在论证建构中存在的理由不充分,逻辑推理欠严密;忽略前提条件或特定背景;多采用直觉启发式,少采用系统分析式等问题。这为提高职前教师科学论证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