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82篇
物理学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脉冲激光轰击浸于流动相中的氧化铽固体靶,考察了流动相及其流速、脉冲激光输出功率、修饰剂、添加修饰剂顺序等对所获得的氧化铽有机溶胶荧光性能的影响。UV-Vis和荧光光谱的测试表明:以含有修饰剂的无水乙醇作为流动相,可得到良好荧光性能的氧化铽乙醇溶胶,而环己酮与醋酸乙酯均不适合作为该体系的流动相;最佳流速为0.15 mL·s-1;脉冲激光输出功率大有利于其荧光性能;最佳修饰剂为乙酰丙酮(acac)和2,2′-联吡啶(2,2′-bipy),且应原位修饰。  相似文献   
2.
林美娟  王文  章文贡 《高分子学报》2006,3(8):1013-1018
合成了(异丙氧基)二(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基)钐[Sm(OPri)(TTA)2]配合物,并通过本体聚合制备Sm(OPri)(TTA)2/PMMA光致发光材料,采用IR1、H-NMR、XRD、DMTA、FS、E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m-(OPri)(TTA)2/PMMA在396 nm波长激发下在562、598、644 nm处发射很强的Sm3+离子4G5/2→6H5/2,4G5/2→6H7/2,4G5/2→6H9/2跃迁的特征荧光,其发光强度与Sm(TTA)3/PMMA相当;其储能模量E′、玻璃化温度Tg和粘流温度Tf均比PMMA有所提高;Sm(OPri)3/PMMA形成类似交联结构聚合物,而Sm(OPri)(TTA)2/PMMA为线型无定型结构聚合物.  相似文献   
3.
将不同荧光性能的铽(Tb)、镨(Pr)离子分别与铕(Eu)离子混合,以三异丙氧基稀土的形式掺杂P(MMA-CO-St)共聚物,研究Eu^3 /Tb^3 和Eu^3 /pr^3 共掺杂P(MMA-CO-St)的荧光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u^3 /Tb^3 掺杂的P(MMA-CO-St)中,Tb^3 作为能量给予体,Eu^3 作为能量接受体,能量转移的结果使Eu^3 特征荧光显增强;Eu^3 /pr^3 掺杂的P(MMA-CO-St)中,Eu^3 的能量向pr^3 转移,致使Eu^3 的特征荧光猝灭,pr^3 的荧光略为增强.  相似文献   
4.
铽-噻吩甲酰三氟丙酮-聚丙烯酸的结构及荧光性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将铽的有机配合物NaTb(TTA)4与聚丙烯酸反应获得铽配位聚合物(Tb-TTA-PAA)。此配位聚合物是褐色固体,不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只能溶于丙三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导率、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定其配位组成和结构即每个铽离子分别与一个TAA^-离子和PAA分子中二个链节羧基发生配位,得到该配合物的结构。Tb^3 离子在配合物Tb-TTA-PAA中含量为29.98%。荧光光谱表明,常温下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荧光,主要是Tb离子的^5D4→^7F5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铽(III)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形成的配合物与电化学聚合方 法得到的聚合漆酚(EPU)发生配位反应及pH = 10.2时形成配合物Tb(III)-TTA- EPU的组分和结构。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Tb~(3+)分别与EPU,TTA~- 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AES)测定结果证明了每个 Tb~(3+)分别与EPU分子中1个链节单元的羟基和3个TTA~-发生配位,从而得到配合 物的结构。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表明发生配位反应后该配合物进一步交联,从 而难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能均得到很大提高。我们对 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常温下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发生强的荧光,主要是Tb~ (3+)离子的~5D_4→~7F_5的跃迁。讨论了溶剂、pH值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当 pH = 10.2时,合成的配合物有最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用三异丙氧基钕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合成含钕单体二(顺丁烯二酸异丙酯酰氧基) 异丙氧基钕,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而制得含钕共聚物.用元素分析、IR、XPS和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热性能、光学性能和磁性.表明含钕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热稳定性、高透光率和大折光率,以及具有光选择吸收性和顺磁性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7.
将电化学聚合方法得到的聚合漆酚 (EPU)与氯化铜异丙醇溶液作用生成电化学聚合漆酚铜配合物(EPU Cu2 + ) .采用顺磁共振波谱 (ESR)、红外光谱 (FT IR)、XPS光电子能谱、原子发射光谱 (AES)、元素分析及AES等手段进行表征 ,确定该配合物的结构即每个铜离子与EPU分子中二个链节单元的羟基发生配位 .配合物中铜含量达 8 6 3% .实验表明 ,电化学聚合漆酚铜 (EPU Cu2 + )配合物膜在室温下的Na2 SO3水体系 (pH =7)中能催化引发醋酸乙烯酯 (VAc)按自由基加聚反应历程进行聚合 .讨论了温度、Na2 SO3浓度、VAc浓度和EPU Cu2 + 膜用量对聚合速率、诱导时间的影响 ,求得聚合速率的表达式Rp=0 0 7e- 2 82 5 RT[VAc]1 54[Na2 SO3]0 5,实验结果表明 ,EPU Cu2 + 配合物膜催化引发醋酸乙烯酯 (VAc)聚合的诱导期为 12 2s ,反应 2 4h后PVAc得率为79% , Mw =1 2 6× 10 6 , Mn=2 6 3× 10 5,多分散性系数为 4 79.  相似文献   
8.
含稀土铕(Ⅲ)配位聚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铕的有机配合物NaEu(TTA)4与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反应制备了铕配位聚合物[Eu(Ⅲ)-TTA-PSAA],用电导、DTA-TGA、荧光光谱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由于配合物中存在着Eu^3 分别与TTA^-和PSAA分子中羧基的配位作用,并进一步交联,因此配合物样品均不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只能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三醇/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且耐热性得到提高。配合物为褐色固体,在常温、紫外光下发出红光,主要是由于Eu^3 离子的^5D0→^7F2跃进。讨论了pH值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当pH=10时,合成的配合物具有最好的荧光性。  相似文献   
9.
脉冲激光法制备修饰纳米Eu_2O_3/聚苯胺导电杂化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焦脉冲激光法(PLA-IT/SFL)制备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及其杂化薄膜材料。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荧光性能的影响。TEM显示Eu2O3粒子粒径约为15 nm且其在聚苯胺中有较高的稳定性。荧光光谱表明该杂化薄膜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强烈的红光,且荧光强度达2.53×105a.u。杂化薄膜材料的电导率为1.13×10-2S.cm-1。热分析表明该杂化薄膜比导电性聚苯胺(PAN-HCSA)薄膜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该杂化薄膜材料可望用于电致发光领域。  相似文献   
10.
以乙酸和乙酸铵为配体,合成了新颖发光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其结构为NH4[RE(Ac)4.H2O](RE=Tb或Eu).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羧基以螯合、双齿和单齿方式与稀土离子配位;并通过荧光光谱分析、荧光寿命研究了其发光性能,配合物能发射强的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且有较长的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