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物理学   5篇
  199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理想的分形模型和实际的嵌套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起易  龙期威 《物理》1994,23(3):158-164
自然界中的分形结构与理想的分形模型不同,它的自相似性只在统计意义上和有限的尺寸范围内成立。材料中,在一个大尺寸范围内的不同度域可以存在不同的分形结构,形成多度域分形。材料的性能与分形结构的上下界限密切相关,因此在研究性能与分形的关系时,首先要找准哪一个分形结构与所研究的性能相关。另外,用Mandelbrot的周界-面积关系来测分维时,因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而不太方便,建议用周长-最大直径法来测分维。  相似文献   
2.
用电子显微镜透射方法研究了一种镍基合金(Ni 80 Cr 20 Ti)在不同蠕变量以后的位错结构。蠕变温度800℃,应力5.5公斤/毫米2。在蠕变第一阶段内,主要观察到均匀分布着的零散位错。它们一般不处在滑移面上。在蠕变第二阶段内,这些位错发生聚集,并且逐渐发展成亚结构边界。所观察到的亚晶粒尺寸在2—5微米之间,由菊池线测出的取向差在20′左右。亚结构边界一般不处在滑移面上。观察结果说明,在高温蠕变的第一和第二阶段,都有位错攀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稳定的位错组态的能量最低原理出发,分析了六角结构金属中能够出现的特殊位错组态,这些位错组态由两组分别位于间距很小的两个滑移面上的位错列阵组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时,它们呈现为有规则的位错“网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22-13-5钢是一种高强度极稳定的奥氏体不锈钢,将它置于10MPa(100个大气压)纯氢气中在300℃充氢14天,含氢量为65±1ppm。室温下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充氢后钢的强度提高,塑性指标不变;但室温下瞬态蠕变和短期应力弛豫行为,在可比条件下,变得更为强烈。用Alden的可动位错密度理论,对实验结果作了定性分析,并对瞬态蠕变结果进行了定量的计算。结果证明,氢原子阻碍位错运动,使材料强度增加,同时也使材料的粘滞性增大。  相似文献   
5.
 22-13-5钢是一种高强度极稳定的奥氏体不锈钢,将它置于10 MPa(100个大气压)纯氢气中在300 ℃充氢14天,含氢量为65±1 ppm。室温下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充氢后钢的强度提高,塑性指标不变;但室温下瞬态蠕变和短期应力弛豫行为,在可比条件下,变得更为强烈。用Alden的可动位错密度理论,对实验结果作了定性分析,并对瞬态蠕变结果进行了定量的计算。结果证明,氢原子阻碍位错运动,使材料强度增加,同时也使材料的粘滞性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