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29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42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99篇
物理学   24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e propose a novel coupled quantum well structure, i.e. a quasi-symmetric coupled quantum well (QSCQW).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optical switching devices for quantum well materials, the QSCQW configuration is further optimized. Consequently, in the case of low applied electric field 25kV/cm and low absorption loss 100cm^-1, a large field-induced refractive index change (for TE mode, n = 0.0106; for TM mode, n = 0.0115) is obtained in the QSCQW structure at the operation wavelength 1550hm. The value is in one or two order of magnitude larger than that in a rectangular quantum well and about 50% larger than that of five-step asymmetric coupled quantum well structure under the sam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refractive index change obtained with the optimized QSCQW under so low absorption loss and applied electric field is very attractive for semiconductor optical switching devices. This manifests that the QSCQW structure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 in ultra-fast and low-voltage optical switches and in travelling wave modulators.  相似文献   
2.
Based on a bidirectional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protocol [Phys. Rev. A 70 (2004)012311], we propose a (m-1, m-1)-threshold scheme of m (m≥3)-party quantum secret sharing of key by using practical faint laser pulses. In our scheme, if all the m-1 sharers collaborate, they can obtain the joint secret key from the message sender. Our scheme is more feasibl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day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3.
4.
5.
自由电子激光性能主要取决于电子束的品质,而电子束的品质主要依赖于微波加速场的稳定。特别是对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对微波源的稳定性要求更高。中物院FEL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有必须提高FEL自发辐射的稳定性。设计的系统中因采用了两个速调管放大器分别给注入器和加速器提供微波功率,两个放大器相位的抖动(随机的)自然会引起能量的变化,尤其在低能段还会影响到束流的品质。2003年采用了中科院电子所首批研制的KL-54速调管进行单波源改进实验,为了减少微波传输中的损耗,引进了3端口大功率环行器,使功率损耗减少了20%,与此同时设计生产了大功率电调功分器和电调移相器,使单一微波源建立起来,达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证明了最大度为6的极大外平面图的完备色数为7。  相似文献   
7.
主要讨论了不含k-C-圈的n阶r-一致超图,对不同的k,分别得出了它的极大边数的一个下界,并且得出在有些情况下它的下界是最大的.另外,我们得到了Krn含k-C-圈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神光装置上,进行了类氖锗X光激光双程放大实验研究.实验中使用了硅/钼多层膜X光平面反射镜.用平场光栅谱仪测量了X光激光的时间积分和时间分辨信号.实验证实了X光激光的双程放大.时间积分结果表明,双程放大为单程放大信号的5倍多;时间分辨结果表明,对多层镜的作用时间作修正后,双程放大信号的增强倍数还要大.在本实验条件下,多层镜的寿命约为400—700ps.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的4,4',4',4''-四特丁基酞菁钴(II)为原料合成二氯4,4',4',4''-四特丁基酞菁钴(III)。以此为载体制备PVC膜电极。该电极的电位选择性次序明显不同于Hofmeister次序, 其最佳 响应斜率为-52mV/pNO2^-, 线性范围为3×10^-^5~1×10^-^1mol.dm^-^3NaNO2。通过改变配合物轴向的配位阴离子, 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电极的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宪忠  周忠源 《计算物理》1996,13(2):213-216
采用Coulomb-Bron交换近似,在Z标度类氢模型下计处了“水窗”波段Mn^22+离子精细结构能级的电子碰撞激发截面和速率系数。为了更有效地考虑碰撞过程中电子的关联和相对论效应,在计算中对有效核电荷的计算作了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