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95篇
化学   715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130篇
物理学   4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Si3N4,SiO2和Al2O?作原料,以Y2O?为添加剂,研究了O’-β’所在的四个相容性区中组成,于1400—1800℃之间,O’和β’的形成动力学。O’于1400℃开始生成,1600℃达到最大形成量。高于1600℃,O’减少乃至消失。研究发现,O’的这种不稳定性,并非自身热分解的结果。Al含量的增加,液相出现和β’的形成,才是导致O’-Sialon溶解而消失的原因。 此外,认为Si3N4-O’(x=0.3)-Y2Si2O7-YAG相容性区,是在制备具有合理的O’-β’平衡相组成的复相陶瓷时,可供实际选用的组成区。  相似文献   
3.
全光纤反射式马赫曾德尔干涉型多波长滤波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反射式的马赫-曾德尔干涉型多波长滤波器的性能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得出了两个耦合器的分光比和两臂的臂长差对其输出谱线的影响,结论对设计制作不同性能指标的该型多波长滤波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实验上用光纤熔融拉锥法制作了该种器件,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光纤光栅的温度补偿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提出了一种简单、小型的光纤光栅温度补偿器件,将光纤光栅粘贴在具有负热膨胀系数的材料上,实现了光纤光栅的温度补偿。该器件在-20~44℃温度范围内光栅波长变化0.08m,是未补偿光纤光栅的1/8。  相似文献   
5.
对负熵、信息熵和熵原理等概念之厘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叶以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之相关的负熵、信息熵等新概念也应运而生。这些新概念目前也开始受到物理学工作者的青睐。但是,人们在接受这些新概念时,却往往会产生一些混淆和误解。比如,有人“将信息的熵称为负熵”,这就把“信息熵”(不确定性)误解为“负熵”(即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另外,在理解负熵原理时,若不小心,也容易把过程量(信息)与态函数(信息熵)相混淆。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相关概念和规律稍予厘清。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曾经是自然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15世纪下半叶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然而它们作为互相补充的思维方式的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强烈地表现着,因此,了解一些物理学的哲学渊源对启发物理学的思维是大有裨益的。经典物理学的大厦主要由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所构建,在此过程中,机械论哲学应运而生,并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它主要有以下表现:重视观察和实验,通过精确的量化达到确定性,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稍后的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也认为,给经典物理学提供哲学基础,同时把哲学放在经典物理学成果的背景上,是他最有意义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他 ,享有美国“氢弹之父”美誉 ;他 ,因陷害“原子弹之父”遭唾骂 ;他 ,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2 0 0 3年 9月 9日 ,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爱德华·特勒去世 ,享年 95岁。“氢弹之父”出生在犹太家庭据美联社报道 ,半个多世纪来对美国防御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 (EdwardTeller)因脑中风 ,于 2 0 0 3年 9月 9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的家中去世 ,享年 95岁。爱德华·特勒于 190 8年 1月 15日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家庭 ,父亲是一名律师 ,母亲是钢琴家。和爱因斯坦一…  相似文献   
8.
位相物体激光全息二次曝光法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借助激光全息进行无损检测,获得位相物体的信息,对位相物体激光全息二次曝光法无损检测进行了研究,指出一般的二次曝光法测位相物体典型光路的缺点,提出了物光波2次通过样品的改进方案。利用此方案对一些位相物体(如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作了无损检测实验,得到了较满意的实验结果。与普通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精度高、结果直接可靠、不损伤物体等诸多优点。对改进方案稍作改动,即可用于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生产线对加工产品进行在线产品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二个顺磁性化合物(Ph_1P)[V_2(mp)_6](Ⅰ)和(Ph_4P)_2[NaV(mp)_3 (MeCN)(MeOH)](Ⅱ)(H_2mp=邻巯基苯酚,o-HO_1C_6H_4SH)的固态和/或溶液中的顺磁波谱。(Ⅰ)的77K固态谱及(Ⅱ)的室温固态谱均经模拟计算,认为它们的钒原子处在S=l/2的Ⅰ=7/2状态,(Ⅱ)的低温(77K)溶液谱(乙腈)与Ⅱ的固态谱相同,均有特征的八条精细结构,认为非配对电子基本上定域在钒原子的周围。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频溅射法成功地制成了非晶态FeBSi/Si成分调制膜,随Si层厚度增加,调制膜的饱和磁化强度成指数下降,这是死层效应引起的,Mossbauer谱测量表明,死层是由于界面处Fe和Si原子的互扩散而形成的顺磁性相,在非晶态FeBSi/Si成分调制膜中发现存在尺寸效应,它只与FeBSi层的厚度有关,而死层效应既与FeBSi层厚度有关,也与Si层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