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星辉  张承云  唐冬  郑晖  陆大全  胡巍 《物理学报》2013,62(4):44214-044214
由于其在通信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 非局域空间孤子一直是研究热点. 但空间非局域暗孤子由于其边界的特殊性, 对其特别是稳定性方面研究甚少. 提出了非局域暗孤子稳定性分析理论, 并对热非线性体介质中1+1维基态和二阶暗孤子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和研究, 得到了稳定性图. 从稳定性分析图可知: 在热非线性体介质中, 1+1维基态暗孤子在其存在区域总是稳定的, 而1+1维二阶暗孤子是震荡不稳定的, 其不稳定区域的宽度与传播常数以及介质的非局域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非局域暗孤子稳定性分析理论的正确性, 对加噪声初始输入的传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传输图, 传输图表明稳定性分析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非局域 稳定性 暗孤子  相似文献   
2.
天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晖  魏玉萍  程静  程发 《高分子通报》2006,84(10):59-69
综述了淀粉、纤维素和壳聚糖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性质及功能。  相似文献   
3.
辐照条件下,一些材料内部产生大量的氦泡等微缺陷,氦泡的大小和数密度随着辐照年限的增长而增长。氦泡分布特征的变化不仅影响材料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而且直接影响材料层裂损伤演化后期材料破坏颗粒度的分布特征。延性材料的层裂损伤演化过程一般包括孔洞的成核、增长和汇合,但因已有孔洞对新成核孔洞存在抑制作用,当初始孔洞数密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材料内部没有新的孔洞成核,因此,层裂损伤的计算可以不考虑新孔洞成核的影响。本文中基于损伤早期演化的特征,给出了这一临界值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含氦泡辐照老化钚材料层裂损伤的计算方法。同时,在完善孔洞增长(void growth, VG)层裂损伤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含氦泡常规铝材料的层裂实验结果,对此问题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在氦泡尺寸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当氦泡浓度低于临界氦泡浓度时,需要考虑初始氦泡以及新增孔洞的综合影响;反之,可以采用简单的层裂损伤模型,不需要计算孔洞成核,但由于增长孔洞之间的相互影响,损伤模型的初始损伤参数需要重新确定。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纳米薄膜修饰的长周期光纤光栅在折射率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纳米薄膜对长周期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了覆膜长周期光纤光栅在生化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在折射率传感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郑晖 《物理学报》2007,56(1):389-394
介绍了基于“迁移-合并”机理的氦泡生长理论模型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还研制了以上述算法为正算方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反演的迭代方法.最后应用这些方法对钯中氦泡生长实验数据进行了反演模拟计算,得到了氦泡半径与迁移速率的关系,并对计算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纳米薄膜修饰的长周期光纤光栅在折射率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纳米薄膜对长周期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了覆膜长周期光纤光栅在生化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在折射率传感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由中子辐照引起的(n,α)反应会在核反应堆材料中残留—些氦原子。氦为惰性元素,不与其它原子结合,在材料中的溶解度极低,而且原子半径小,因此很容易在材料中迁移。氦原子首先向晶界、位错等缺陷处聚集而形成气泡,氦泡的形成使系统的总能量降低。小的氦泡又通过热运动而融合为更大的氦泡。氦泡的存在对材料性能有相当大的影响,例如它会使材料的脆性增加,严重制约了核反应堆的使用寿命。因此,金属材料中的氦泡生长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郑晖  申亮  白彬  孙博 《物理学报》2012,61(1):16104-016104
研究金属间化合物NiAl的表面结构和成分对于理解其抗氧化机制、断裂过程等非常重要. 采用巨正则系综Monte Carlo方法对NiAl内部和(110)表面层的原子分布、点缺陷浓度、长程序参数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1273 K温度的NiAl化合物在富Al段表面层和内部成分比例之间存在准标度关系,合金成分比例对化学计量比的偏离在表面层被放大,放大系数超过30倍.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NiAl 表面 准标度关系  相似文献   
9.
郑晖  申亮  白彬 《物理化学学报》2009,25(12):2531-2536
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GCMC)方法对NiAl合金晶格模型在1273 K温度下的点缺陷浓度和Al原子相对化学活度等进行计算, 并与实验数据及缺陷关联模型(DCM)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当Ni原子比大于0.475时, 晶格模型能很好地描述NiAl合金的行为; 当Ni原子比小于0.475时, 空位浓度高于0.05, 晶格模型相互作用参数须作适当修正. 研究指出GCMC能很好地模拟晶格模型的热力学性质, DCM在描述富Ni区域Al空位的热激发行为和富Al区域Ni空位分布的关联性方面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A new technique for seed-injection locking of single-axial-mode (SAM) Q-switched Nd:YAG laser is re- ported.The technique called energy reduction (ER) is utilized when SAM operation is locked to design its feedback scheme.This method ensures long-term 100% seed-injection locking performance and the pulsed SAM output energy can reach as high as 200 mJ.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interferometric experiments have been executed to confirm the SAM oscil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