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6篇
力学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N+离子轰击产生的氮化硼(BN)纳米结构,及在电子辐照时结构演化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位测定结果.应当强调的是,这种类富勒烯和发夹结构的演化,实际上是电子辐照诱发固态相变的发展,观察中发现的一些BN颗粒、卷曲物,可以被认为是类富勒烯等纳米结构形成的前体或早期阶段.提出了一种类富勒烯等结构的电子辐照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氮化硼 电子辐照 透射电子显微镜 氮化硼纳米形成物  相似文献   
2.
3.
4.
多组分复合体系有利于电荷的有效分离,减少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通过低温液相法首次合成Ag-Bi2MoO6/BiPO4三元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利用XRD、SEM、EDX及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纳米粒子光照积累在Bi2MoO6/BiPO4的表面,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加对可见光的吸收,同时作为电子受体促进了光生电子的转移。Ag、BiPO4和Bi2MoO6形成三元异质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Ag-Bi2MoO6/BiPO4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活性较BiPO4、Bi2MoO6和Bi2MoO6/BiPO4样品有较大提高。并且对Ag-Bi2MoO6/BiPO4三元异质结构的光催化机制进行了讨论。光催化过程中反应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结果表明h+和O2·-是主要的活性基团.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一类含参可积非Hamilton系统在一般二次多项式扰动下的Abel积分的零点,得出了不同参数范围下的Abel积分的零点数目的估计.  相似文献   
6.
THELIMITCYCLESOFTHECUBICSYSTEMSWITHTHREE CF-TYPESINGULARPOINTSONASTAIGHTLINELiXuepeng(李学鹏)(FujianNormalUniversity)Abstract:In...  相似文献   
7.
针对全景系统中的大视场红外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带来的图像畸变问题,在分析了畸变原理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首先采用模板法标定摄像机的畸变参数,然后对畸变图像中像素点位置进行几何变换,再对像素点上的灰度值进行双线性插值法灰度校正,最后通过优化算法提高了图像运算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畸变校正算法能实时的校正全景系统中的畸变图像,有效提高了全景图像的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PRiME HLB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高通量快速检测牛肝中8种激素、6种β-受体激动剂及4种抗生素类促生长剂药物的方法。分别对色谱分离条件、MS/MS检测参数及样品前处理进行了优化。样品经β-葡萄糖醛苷酶/芳基硫酯酶酶解后,以甲醇和乙腈-甲醇(90∶10,体积比)分步提取后,直接通过PRiME HLB净化,收集流出液氮气吹干后以乙腈-水(3∶7,体积比)复溶,供U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18种化合物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方法检出限(LOD)为0.07~0.78μg/kg,定量下限(LOQ)为0.23~2.58μg/kg。在3个加标水平下(0.5、1.0、5.0μg/kg)的回收率为67.5%~102.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动物组织中多种促生长剂类药物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9.
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快速对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速度与精度是自动对焦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它们决定系统能否迅速地定位到焦点处,以获取清晰的图像。通过对比连续帧图像局部区域清晰度评价函数值来判断对焦趋势,同时控制对焦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最后进行反向搜索并与最大判据值比较以寻找到最佳成像位置,成功对焦所需最长时间小于2s。经过大量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纳米线组装的绒球状和纳米带聚集的絮状Mg BO2(OH):Eu3+,对它们进行了EDS、XRD、IR、SEM等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研究发现两个产品的最高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都位于λ=250nm和λ=615nm处,为红色发光材料;且发现绒球状Mg BO2(OH):Eu3+的峰强度明显强于絮状Mg BO2(OH):Eu3+,但絮状Mg BO2(OH):Eu3+的红橙比(R/O)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