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20篇
物理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邱丰和 《分析化学》1992,20(3):268-271
本工作用四种较新的质谱技术(碰撞诱导解离(CID),电荷剥离(CS),电荷分离(CSe),电子捕获诱导解离(ECID)谱研究了邻、间、对溴甲苯和溴化苄四种异构体。四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都可区分这些异构体。其中比较四种异构体ECID谱中ECID峰的相对强度可得到满意的区分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4种C7H7Cl异构体在70eV电子轰击下产生的[C7H7Cl]^2+、[C7H6Cl]^2+.和[C7H5Cl]^2+ 3种双电荷离子的电子捕获诱导解离(ECID)反应。分子离子的ECID反应明显的邻位效应,表明其结构仍保持中性分子的结构特征;而由各异构体产生的[C7H6Cl]^2+.和[C7H5Cl]^2+离子异构化成同一结构。3种双电荷离子ECID反应的产物与离子所带电子的奇偶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氯代甲苯双电荷离子的单分子解离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70 eV电子轰击电离条件下,氯代甲苯及氯化苄产生的双电荷离子[C_7H_7Cl]~(2+)、[C_7H_6Cl]~(2+·)和[C_7H_5Cl]~(2+)为母体的两种类型单分子解离反应.主要讨论了亚稳双电荷离子的异构化反应、失H解高的“偶电子规则”以及单分子电荷分离过渡态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In the digital low level RF (LLRF) system of a circular (particle) accelerator, the RF field signal is usually down converted to a fixed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F). The ratio of IF and sampling frequency determines the processing required, and differs in various LLRF systems. It is generally desirable to design a universally compatible architecture for different IFs with no change to the sampling frequency and algorithm. A new RF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a double heterodyne architecture for wide IF range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achieves the high accuracy requirement of modern LLRF.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 of IF and phase error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drift for 16 h IF detection are inhibited by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calibrations.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液体粘滞系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针对粘滞系数较小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存在的测量问题,选择奥氏粘度计测量具有较好的实验效果。由于液体的粘滞系数受温度影响很大,采用温度控制器控制水温,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测量时,要仔细观察液体流动,计时要迅速。实验方法简单,可行,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及亚稳离子的测定技术,研究了十四种新合成的含磷杂环化合物的碎裂机理,着重探讨了此系列化合物的重排反应、互补离子及取代基效应对离子丰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自从Pons和Fleischmann今年三月份宣布实现了室温条件下“核聚变”以来,世界上很多实验室都争相进行重复实验。证明核聚变发生的重要事实是中子测定、Y-射线测定、热量测定以及反应产物的分析。如果发生核聚变,则有~3He、~4He和T等产物。我们采用质谱方法对所谓“冷核聚变”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结果。仪器及实验条件:VG7070E双聚焦质谱仪,EI电离源,电子能量70eV,发射电流2mA,收集电流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汽油8种醚类和苯胺类化合物。采用强极性离子液体色谱柱(SLB-1L 11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样品,质谱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以苯乙酮为内标物进行定量分析。8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在10~10 000 mg·kg-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2~2.0 m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1.2%~11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0.18%~3.0%之间。  相似文献   
10.
邱丰和  崔珂  罗毅  卢涌泉 《色谱》1996,14(4):264-266
报道了用X-5树脂固相萃取分离纯化、气相色谱法(GC)定性和定量同时测定血浆中5种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方法。含药物的血浆可直接用萃取柱处理,用甲醇-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不同药物的回收率在80.0%~92.5%之间,最低检测浓度为1mg/L,检测灵敏度及线性范围(0~40mg/L)适合临床中毒急救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