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物理学   2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测量了C~(12)(d,p)C~(13)及Ca~(40)(d,p)Ca~(41)基态反应质子群的角分布和微分截面。氘核能量为13.3MeV,对C~(12)和Ca~(40)的反应,其测量角度范围分别为3°—167°和10°—164°,每隔2.5°或5°测量一点,其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这两群质子,在主削裂峯附近的实验点和用简单Butler理论算得的理论角分布曲线都符合得相当好;理论计算数据对实验数据在主峯处归一;由此而定得的核能级参数与前人所得到的是一致的。(2)大角度区的实验截面数值没有减小到象Butler理论所要求的那样小,并有非常明显的次极大出现,其位置与Butler理论所预言的不一致;这些特点可以用扭曲波理论来解释,非氘核削裂机制也可能有部分贡献。(3)在C~(12)(d,p)C~(13)反应中,前角度区的截面有很大下降,而后角区则有明显的增加,这些现象都和Butler理论不一致;然而,这也可以用扭曲波来解释。(4)用主峯处的截面和Butler理论算得的基态的约化宽度,对C~(12)(d,p)C~(13)和Ca~(40)(d,p)Ca~(41)反应分别为r~2=0.17和0.041;用扭曲波理论计算时,则得到较大的r~2值,后者更接近于单粒子模型所预言的数值,基于上面这些事实,对本实验的数据使用扭曲波理论来进行分析似乎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2.
赵忠尧  傅承义 《物理学报》1936,4(2):135-144
把‘镭—铍’所产生的‘光中子’,穿过一层半厘米厚的白蜡,我们便得到一‘连续的中子谱’。他们中间有些中子,能和银的原子核起‘共振作用’,因此可以被银片吸收,而产生‘人工放射银’先测量人工放射的强度和‘共振中子’在银片中的吸收率,再应用原子核内共振能层的宽度,我们便可以求出银的原子核内‘共振能层’的密度大约共振能在零和二十万伏特中间,平均每隔一二百伏特便有一可以吸收质子的共振能层,和理论很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能力极大的丙种镭辐射,可以影响原子核,这是新近发见的事实。为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把极硬的丙种镭辐射,照在铅的数电子管(ElectronCounter)上结果:除了射出的光电子和反跳子(ComptonRecoilElectron)外,还观察到一种电子(有阴阳二种),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七。这种电子的来源,现在有两种解释:1从原子核里射出。(2)直接由丙种镭辐射变成。  相似文献   
4.
把‘镭—铍’所产生的‘光中子’,穿过一层半厘米厚的白蜡,我们便得到一‘连续的中子谱’。他们中间有些中子,能和银的原子核起‘共振作用’,因此可以被银片吸收,而产生‘人工放射银’先测量人工放射的强度和‘共振中子’在银片中的吸收率,再应用原子核内共振能层的宽度,我们便可以求出银的原子核内‘共振能层’的密度大约共振能在零和二十万伏特中间,平均每隔一二百伏特便有一可以吸收质子的共振能层,和理论很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在质子能量为1416千电子伏的附近,测量了Na~(23)(p,α)反应的α_0激发曲线。在这里过去认为只有一个共振能级,现在发现有两个能级存在:一个在质子能量为1416.8千电子伏处;另一个在1410.4千电子伏处,这个能级主要通过放出α粒子而衰变到Ne~(20)的基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介绍硅靶光导摄象管的残象特性及其在高速电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的回忆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赵忠尧先生,今年正值九十华诞.回首往事,他十分坦然地对我们说:“一个人能作多少事情,很大程度上是由时代决定的.由于我才能微薄,加上条件的限制,工作没有做出多少成绩.唯一可以自慰的是:60多年来,我一直在为祖国兢兢业业地工作,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没有谋取私利,没有虚度光阴.人们从本栏主持人卢鹤绂先生评为“对后学颇有教育意义、多所启示”的《我的回忆》文章中,将进一步体验到赵老高尚的品德、严谨的学风.这篇回忆录原载《赵忠尧论文选集》里,除《在美国留学时期》一节己在本刊上期独立发表外,其它部分从本期起陆续转载.  相似文献   
8.
企孙先生的典范应该永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赵忠尧听说清华大学要在校园中心的大厅里建立叶企孙先生的铜像,并长期陈列他的事迹介绍、照片和手迹等.这是非常恰当的,令人欣慰的.清华大学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对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孙...  相似文献   
9.
赵忠尧 《光子学报》1987,16(4):69-72
马普学会的发展简史: 马普学会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会(Max-Planck Gese-llschaft)的简称,是一个联邦德国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它是二次大战后,在以前的威廉皇家学会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 早在1907年德国的一些著名科学家联合上书当时的威廉二世皇帝,支持他建立德国“牛津”的设想。要求将柏林大学的各自然科学研究所迁到柏林的达勒姆的皇帝庄园区建立一个科学中心,以进行自由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