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在更高参数运行的HL-2A装置上实现等离子体芯部加料,设计了一套基于G-M循环制冷机的25管弹丸注入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构成、工程参数,给出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对各组成部件进行热力分析计算。对枪管温度梯度的建立及控制、弹丸注入方式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许多聚变装置上观察到了用弹丸注入改善的等离子体能量约束。在JET和一些大型托卡马克上实现了弹丸增强约束模(PEP)。PEP模的机制也已在理论上做了分析。分析表明,有多种机制在减小反常输运中起作用,而这些机制的作用依赖于实验的条件。本文将报道在HL-2A装置上无辅助加热条件下的弹丸加料实验结果。该工作的着重点是研究在中心加料欧姆放电中的电子热输运。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HL-2A装置弹丸加料物理实验中,固态弹丸的生成一直都是由操作人员就地手动调节相关的设备来完成的。这样就使得制丸过程不尽相同,丸料的形状,大小、强度以及与枪管壁的黏附程度等都会有所不同。另外每次制丸都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在装置放电间隙进行实地的操作,这样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也增加了安全隐患。所以设计开发一个具有实时、简便、可靠和易于维护等特点的控制软件对制丸过程进行远程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充气夹心弹丸的基本结构、制作工艺和充气弹丸注入器的基本构成以及在HL-2A等离子体中注入的初步实验结果。实验中采用以聚苯乙烯为主的空心微球为载体,直径~0.76mm,壳体厚度~20μm,充满~1.5MPa的氘气的充气弹丸。实验结果表明,充气弹丸注入速度~200m•s-1,注入深度~12cm,加料效率~60%。  相似文献   
5.
弹丸注入加料与传统的补充送气加料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更深的燃料沉积,(2)更高的加料效率,(3)更纯净的等离子体等。同时通过弹丸注入加料提高等离子体的性能已在很多托卡马克装置上得到了验证。由于弹丸注入后的粒子沉积会引起局部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梯度的变化从而影响等离子体输运性能,所以弹丸注入加料也可以作为研究粒子输运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25kW/4.5K氦制冷机进行了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可监测性(RAMI)分析,建立了其可靠性框图,计算并评估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通过故障、影响和危害分析指出了氦制冷机的故障模式,并提出了缓解和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