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30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1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far-infrared and infrared reflection spectra of Tl2Ba2Ca2Cu3O10 superconducting film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It is found there are three sharp reflection edges in both the superconducting and normal states, their positions being near ≈ 150, ≈ 350 and ≈600 cm-1. We attribute these reflection spectra to the Drude free carriers and a wide mid-infrared absorption band. When the incident angle increases from 7° to 30°, some additional stractures appear in the refiection spectra, which are the A2u phonon modes vibrating along c-axis.  相似文献   
2.
In this paper, an important problem arising from conservation biology is considered. Namely, how does the introduced species affect the survival of a native endangered species through predation? By using Kamke comparison theorem and some results in Cui and Chen‘s paper (1998), some sufficient conditions that guarantee the permanence of the species and global stability of a unique positive periodic solution are obtained. Biological implication of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在波长γ=632.8nm,入射功率约0.8m的He-Ne激光照射下,对TlBa2Ca2CuO2(Tl-2212)外延膜的光响应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样品转变温度(Tc=105.5K)附近,TlBa-CaCuO外延膜的光响应行为表现为辐射热与非辐射热效应共存现象。光响应信号电平与样品温度、偏置电流、及入射光束的调制频率等诸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关系。实验结果还表明,辐射热与非辐射热效应的响应行为  相似文献   
4.
钒基多元超导合金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X射线荧光光谱法已广泛用于合金分析。本文分析的对象为钒基多元超导合金,从分析的角度看,试样有以下特点:1.某些化学性质很相近的元素共存,用化学方法分析困难较大;2.试样组成多变,但都以钒为基本成份,分别同锆、铪、铌、钽、钛冶炼成二元、三元或四元多种不同体系的合金。因此,试样组成不固定,含量变化也比较大。针对上述特点,为了及时配合材料研究部门的工作,采用了溶液滤纸片法制备薄试样以克服基体效应,加入内标元素以减小制样误差,用人工合成方法制备一套包含全部六种成份的标准快速分析多种不同体系的钒基合金。  相似文献   
5.
SO2-4/Fe2O3-Dy2O3是一种新的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研究结果表明它对α-萘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反应混合物在NovapakC18(3.9×150mm,4μ)色谱柱上以甲醇-水(70∶30,V/V)作流动相8分钟内可实现良好分离。该反应产率高、工艺简便、无腐蚀。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反相离子对色谱用于测定制剂中舒必利的含量。采用C8柱,流动相为35%甲醇-65%的0.1mol/L甲酸铵缓冲液(含已烷磺酸钠,pH=3.5),检测器UV290nm,片剂中舒必利平均回收率为98.88% ̄100.92%,样品测试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1.04% ̄2.29%及1.85% ̄3.02%。  相似文献   
7.
本文编制的XRFB-15计算程序。是采用BASIC语言设计的。其中存放九种模式的校正元素间影响的方法,有利于进行比较。并能按照不同的情况选择其中最为适宜的一种模式。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强度型有色数模。  相似文献   
8.
核电结构土-结相互作用分析分区混合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是核电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估的重要环节.在核电结构的土-结相互作用分析中,阻尼和非线性是影响结构反应的重要因素. 若采用频域分析,可以方便考虑阻尼,但需通过等效线性化来考虑非线性,不适合于强震作用下的土体非线性.若采用时域分析的逐步积分方法,适合于考虑非线性,但材料阻尼一般采用瑞利阻尼模型,除了紧靠指定阻尼比的少数几个振型外,其他振型的反应将受到瑞利阻尼模型所确定的大阻尼所抑制,造成地震反应与真实情形有较大差异.若采用时域分析的模态叠加法,可合理计入阻尼效应,但模态叠加法不能考虑非线性.因此,如何合理考虑阻尼和非线性是核电结构土-结相互作用分析需要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模态叠加和时步积分结合的土-结相互作用分区算法.其中,出于安全性考虑,地震作用下核电主体结构一般不允许进入非线性,因此结构可采用模态叠加方法,以便合理考虑结构阻尼;土体和基础采用显式时步积分法,可考虑土体非线性;通过人工边界条件考虑无限域的影响 (辐射阻尼).通过简单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用于CAP1400核电结构的土-结相互作用分析中,对比分析了采用模态阻尼和瑞利阻尼时核电结构和场地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结构阻尼模型对场地的反应影响不大,但对结构反应影响明显,在实际工程中应合理选取阻尼模型.   相似文献   
9.
核电结构的易损性分析是核电厂地震安全评估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但是由于核电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考虑土?结相互作用SSI时较大的计算规模, 使得计算核电厂设备易损性曲线十分耗时. 为发展高效的核电厂设备易损性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核电结构土?结相互作用分析的分区计算方法, 并利用有限的SSI分析结果建立神经元模型ANN代替有限元模型, 分别基于对数正态假定的回归法和蒙特卡洛法进行了设备易损性分析. ANN数值模拟包括了以下内容: (1)基于半偏相关系数选择最相关的地震动参数作为ANN输入, 并通过交叉检验建立神经元模型; (2)量化研究ANN数值模拟的预测不确定性, 其中包含了由于简化地震动输入引起的随机不确定性和训练样本缺失引起的认知不确定性; (3)基于ANN模型预测结果分别采用蒙特卡洛法和基于对数正态假定的回归法进行设备的易损性分析. 本文探讨了不同的地震强度指标以及土层材料的不确定性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 同时验证了回归法中对数正态模型假定的基本合理性, 为核电厂设备易损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们研究了Tl-2212超导薄膜在带有YSZ/CeO2缓冲层和带有CeO2/YSZ/CeO2缓冲层的Ni金属RABiTS基带上的生长情况.基带上的缓冲层是采用PLD方法制备的,Tl-2212薄膜的制备采用了磁控溅射和后热处理两步方法.XRD 实验结果表明,Tl-2212薄膜都具有很好的C轴垂直于膜面的织构,并具有双向外延生长特性.在CeO2/YSZ/CeO2/Ni基带上制作的Tl-2212薄膜的Tc达到102.8 K,Jc(77 K,0 T)达到2.6 MA/cm2;在YSZ/CeO2/Ni基带上薄膜Tc可达97.7 K,Jc(77 K,0 T)也可以达到0.45 MA/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