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化学   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横向磁场对Ge表面交流场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与其他作者不同的解释。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认为磁场对场效应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磁浓缩效应引起了样品电导的附加变化,而不是由于霍耳电压改变了表面势垒。并且指出利用这个实验来决定表面复合速度与表面势垒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王钰  张立鹏  赵榆霞 《化学通报》2019,82(7):612-617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芳香酮的具有分子内扭曲态电荷转移(TICT)特性的化合物,通过线性光物理性质与双光子吸收性质的表征,研究了分子结构中不同共轭基团和不同取代基位置对化合物光谱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溶剂效应研究了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结合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的共轭骨架和取代基的位置都能显著影响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其中芴酮系列的化合物表现出了较强的双光子吸收与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效应,在生物荧光成像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强  樊新衡  张立鹏  杨联明 《化学通报》2018,81(12):1115-1120
发展了一种基于NiCl2(PPh3)2/IPr·HCl催化体系的、芳基硼酸和芳香醛进行加成反应制备二芳基甲醇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催化效果。该方法具有简便,易操作等优点,是过渡金属催化制备二芳基甲醇类化合物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三种分别含有苯环、噻吩环和呋喃环的亚芳基环戊酮类可见光引发剂BDMA、BDTA和BDFA。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激光闪光光解和电子自旋共振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和BDMA相比,杂环的引入使BDTA和BDFA的吸收光谱红移至黄绿光波段,从而能够和商用532nm激光器的发射光谱相匹配。光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可见光光源照射下,这三种光引发剂均能直接引发丙烯酸酯单体PEGDA400发生自由基聚合,其中BDTA的引发效果最好,在可见光聚合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氟化物玻璃系统室温下的红外和喇曼光谱,并根据振动光谱结果讨论了玻璃中AIF_3YF_3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院校中,辅导员考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考核体系指标很多是定性的,给考核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模糊多目标群决策算法可以解决此问题;考虑到辅导员定量考核的特殊情况,对算法又做了改进,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最后,给出2009年实际考核的例子来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江润生  张立鹏 《化学通报》2016,79(9):793-792
表面张力是流体重要的物理性质,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通常包括毛细管上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吊环法/吊片法、滴重法/滴体积法、旋滴法和悬滴法。本文综述了测定界面处表(界)面张力和表面压力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最大拉力法(Whilhemy吊片法)改进的表面张力测试技术(Du Noüy-Padday),并且概述了这一技术近些年在生物研究、药物研发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方面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8.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芳香酮的具有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结构特性的化合物,通过线性光物理性质与双光子吸收性质的表征,研究了分子结构中不同共轭基团和不同取代基位置对化合物光谱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溶剂效应研究了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结合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的共轭骨架和取代基的位置都能显著影响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其中芴酮系列的化合物表现出了较强的双光子吸收与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效应,在生物荧光成像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