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篇
数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9年Meyer为计算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向量构造了一个算法,首次提出非负不可约矩阵Perron余的概念.将非负不可约矩阵Perron余的概念推广到逆N_0-矩阵的Perron余,并给出关于N_0-矩阵和逆N_0-矩阵的相关不等式.  相似文献   
2.
考虑求解一类非线性反应扩散对流方程的块单调迭代算法,其中包括传统的块Picard,块Jacobi,以及在区域分解算法中常用的并行Schwarz算法.所讨论的算法可从问题的一个上解和下解出发,产生一个上解迭代序列和下解迭代序列并单调收敛于离散问题的解.这类算法的优点在于算法的并行结构好且可直接通过所产生的上解和下解迭代序列,得到迭代解的最大模误差界.在理论上,得到了算法的单调收敛性、线性与超线性收敛性.  相似文献   
3.
非负矩阵Perron根的估计是非负矩阵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如果其上下界能够表示为非负矩阵元素的易于计算的函数,那么这种估计价值更高.本文结合非负矩阵的迹分两种情况给出Perron根的下界序列,并且给出数值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Estimate bounds for the Perron root of a nonnegative matrix are important in theory of nonnegative matrices. It is more practical when the bounds are expressed as an easily calculated function in elements of matrices. For the Perron root of nonnegative irreducible matrices, three sequences of lower bounds are presented by means of constructing shifted matrices, whose convergence is studied. The comparisons of the sequences with known ones are supplemented with a numerical example.  相似文献   
5.
添加剂3-巯基-1-丙烷磺酸钠对铜电沉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琴  辜敏  李强 《化学学报》2010,68(17):1707-1712
采用循环伏安(CV)、线性电位扫描(LSV)、计时安培(CA)和交流阻抗(AC impedance)电化学方法结合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浓度的3-巯基-1-丙烷磺酸钠(MPS)对CuSO4-H2SO4体系中铜在玻碳电极(GCE)上的电沉积过程的影响. CV, LSV和AC impedance实验结果一致表明 MPS阻化铜的电沉积, 并且随着MPS浓度的增加, 其阻化作用增强. 但是MPS对Cu的电结晶过程表现为促进作用, CA与SEM研究结果一致表明, MPS不改变Cu的电结晶成核机理, 仍然按瞬时成核和三维生长方式进行, 并且成核数目随着MPS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非负矩阵谱半径的估计是非负矩阵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如果谱半径的上下界能够表示为非负矩阵元素的易于计算的函数,那么这种估计价值更高.通过构造两个收敛的序列得到非负矩阵谱半径的新界值.数值算例表明其结果比有关结论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7.
利用先进纳米技术开发的药物递送体系能够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治疗效果,同时削弱其毒副作用,因而纳米药物递送体系成为现代药剂学研究的热点和主流方向。其中,介孔二氧化硅作为纳米载体的基质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形貌结构可调、表面易于修饰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引发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为构筑新型智能药物递送体系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本文就介孔二氧化硅基智能递送体系在设计构筑和疾病治疗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本文对介孔硅的发展历程、制备方法及结构特性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从药物装载和门控释放两大角度系统阐述了近些年介孔硅基智能递送体系的构建策略,重点介绍了各种刺激响应性介孔硅基递送体系的门控开关(如聚合物、无机纳米颗粒、超分子组装体及生物大分子等)及其可控释放机制;随后,详细描述了介孔硅基控释体系在各种类型疾病(包括癌症、细菌感染、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最后,总结和分析了介孔硅基智能纳米载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与预备知识非奇异M-矩阵首先是由美国数学家Ostrowski在1937年提出的,这个重要的矩阵类起源于矩阵计算中迭代程序之收敛性研究.非奇异M-矩阵模最小特征值的计算一直是矩阵分析与计算数学领域里的热门课题,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1-5].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给出非奇异M-矩阵模最小特征值的新界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