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数学   1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称式子b2-4ac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不仅能判定几何图形中符合某条件的"点"的个数,而且还能求与图形有关的代数式的最值.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刘家良 《中学数学》2012,(16):19-21
能否善于变换问题,既能反映一名教师知识储备量的多少,又能体现一名教师创造性劳动能力的高低.善于变换问题,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一名数学教师,在中考复习的课堂中要学会善于变换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跌宕起伏中,掀起思维的波澜,做到对问题举一反三,触  相似文献   
4.
解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问题,为防止漏解,有时要分情况讨论,为此本刊曾发表过多篇文章,但同时需注意,这类问题分情况讨论了,也要防止增解,刘家良老师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提醒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求知的方案.而在日常教学中,学案的使用大多成为了一张学生解题的试卷,或者为教材的“分段”翻版,有听课时用一用,没有听课的就扔到了一边,这种流于形式上的导学案现象,造成教与学的脱节,违背了导学案设计的初衷.导学案不单单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知识流程图,更要承载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好奇心的效能,产生一种揭开神秘“面纱”的驱动力,通过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议一议、推一推等环节经历知识的探究和形成过程,从中有感、有悟,在反思中升华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力求收到授人  相似文献   
6.
结论1 若等式0·a=0成立,则a取一切实数.这个等式的结论常常用来解证有关抛物线过定点的问题.现举两例:例1 已知二次函数y=ax2-(a+1)x-2a+1(a≠0).求证:不论a取任何实数值,此函数的图象恒过两定点?  相似文献   
7.
例(2010年四川宜宾)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分别平行x、y轴的两直线a、b相交于点A(3,4).连接OA,若在直线a上存在点P,使△AOP是等腰三角形.那么所有  相似文献   
8.
很多同学一出考场,就迫不及待地和周边的同学去对答案,当得知自己会的题做错时,懊悔不已.后悔自己读题时不小心看错或漏掉了某个字,算数时弄错了一个符号,或漏乘了一个数,有两种情形的只考虑了一种情形等.这里,固然存在学生考  相似文献   
9.
将圆锥沿一条母线剪开、铺平,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其中,处理好体(圆锥体)和面(扇形)二者间元素的对应关系,准确理解、把握好三个相当于,是解决圆锥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纵观2010年的概率中考试题,用列举法求概率已成为出现较为广泛的一类概率命题,现将列举法求概率的知识进行梳理并结合中考题给予解析.一、列举法求概率知识的梳理1.列举法求概率的前提是问题应为古典概率问题,即当一次试验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