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8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紫外吸收光谱、稳态荧光、荧光各向异性和动态光散射等方法研究了2,2′-p-亚苯基-双(5-苯基噁唑) (POPOP)分子与环糊精(CD)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POPOP分子在浓度较低时与β-CD形成1:2的包合物, 在浓度较高时可以进一步诱导β-CD形成纳米管结构. 同时发现, POPOP分子也可以诱导γ-CD形成纳米管结构. 对比于β-CD, POPOP分子在γ-CD水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 不仅有明显的红移而且也缺失了精细结构, 呈现较宽的大包峰. 这是由于POPOP分子成对进入γ-CD空腔形成了激基缔合物的缘故. pH和温度效应实验进一步表明, POPOP诱导β-CD形成的纳米管在pH大于12和温度高于331 K的环境下不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2.
三苯甲基醚直接转化成丙酮化合物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钟振声  刘爱骅 《有机化学》2005,25(6):738-740
介绍了一种新的高效的由三苯甲基醚直接生成丙酮化合物的方法, 也就是使三氟乙酸条件下脱三苯甲基的反应和生成丙酮化合物的反应在一个反应瓶中同时进行, 使脱三苯甲基作用后生成的醇继续反应得到高产率的丙酮化合物. 这种方法对于分子中同时含有对酸敏感的其他官能团的三苯甲基醚分子的脱保护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3.
Two novel octanortriterpenoids, micranoic acids A (1) and B (2), along with three known compounds, kadsuric acid (3), 3beta-hydroxy-lanost-9(11),24(25)-dien-26-oic acid (4) and schizandronic acid (5), were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and stems of Schisandra micrantha. The structures of 1 and 2 were determined by 1D and 2D NM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Micranoic acids A and B represent a new group of triterpenes in which the entire C-17 side chain has lost.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octanortriterpenoids isolated from the family Schisandraceae.  相似文献   
4.
景爱华  施萱  董健  钱卫平 《化学学报》2007,65(18):1995-2000
首先以NaBH4作为强还原剂在CuSO4溶液中快速形成Cu2O晶核, 然后以葡萄糖为温和的还原剂和保护剂, 由晶核生长成Cu2O立方体, 并以其为模板制备中空的球状CuxS纳米笼子.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对产物进行表征. 葡萄糖和铜盐的物质的量的比、加热状况、pH等反应条件影响Cu2O的形貌. CuxS纳米笼子的外壳厚度由参与反应的Cu2O和Na2S的物质的量的比决定.  相似文献   
5.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盐酸舍曲林异构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盐酸舍曲林是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的抗忧郁剂。它的分子结构中有两个手性中心,共有两对对映体(cis-1S,4S( )与cis-1R,4R(-)和trans-1S、4R与trans-1R,4S),其中结构为cis-1S,4S( )的盐酸舍曲林具有疗效。在盐酸舍曲林的合成过程中,有可能引入其它3种光学立体异构体。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其进行手性拆分具有重要的意义。盐酸舍曲林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方法报道较少,而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方法尚未见报道。毛细管电色谱(CEC)是一种新的高效微分离技术,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毛细管电泳(CE)两者的优势,已越来越多地用于…  相似文献   
6.
以三苯甲烷-4,4’,4"-三羧酸(H3TCOPM)为主配体,以含氮二齿配体4,4’-bipyridine(4,4’-bipy)为辅助配体,与Co(NO32·6H2O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了2个配位聚合物{[Co2α-OH-TCOPM)(OH)(H2O)4]·DMF}n1)(α-OH-H3TCOPM=三苯甲醇-4,4’,4"-三羧酸)和{[Co3α-OH-TCOPM)2(4,4’-bipy)3(H2O)6]·2H2O}n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四边形的二维层状结构,而配合物2为二维网状结构。采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合物:[Ni(tribentacn)](ClO4)2,(tribentacn为1,4,7-三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离子镍位于6个氮原子形成的畸变八面体的中心;还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On the Distribution of Long-Term Time Averages on Symbolic Spa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ressure was studied in a rather abstract theory as an important notion of the thermodynamic formalism. 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 more concrete account in the case of symbolic spaces, including subshifts of finite type. We relate the pressure of an interaction function to its long-term time averages through the Hausdorff and packing dimensions of the subsets on which has prescribed long-term time-average values. Functions with values in d are considered. For those depending only on finitely many symbols, we get complete results, unifying and completing many partial results.  相似文献   
9.
采用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溴代丁烷季铵盐和硅烷偶联剂KH570的共聚物作为感湿聚合物,并向该聚合物中掺杂LiCl、CaCl2、FeCl33种不同的盐类,制备了高分子电阻型湿敏元件,系统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对元件湿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3%~95%RH湿度范围内,元件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b为-0.043 8~-0.038 8)和较好的线性(R为-0.994 8~-0.981 6),且阻抗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响应变慢;掺杂LiCl和CaCl2可使元件阻抗变小,掺杂FeCl3却使元件阻抗增大;在1×10-2mol/L的最佳LiCl掺杂浓度下,元件具有最好的灵敏度(b=-0.044 6)和最短的脱湿时间(20 s)。  相似文献   
10.
On the occasion of the 60th birthday of Professor Vladimir Sergeevich Anashin, we present a review of his significan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related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