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2篇
物理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手性方酰化哒嗪衍生物的合成及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二甲酰基哒嗪和丙氨酸、α-氨基苯酚、方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方酰化哒嗪胺衍生物, 利用IR, 1H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化合物的荧光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Cu2+, Ni2+等金属离子对化合物产生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2.
Li  Jia-Xuan  Niu  De-Yu  Xu  Peng-Wu  Sun  Zhao-Yang  Yang  Wei-Jun  Ji  Yang  Ma  Pi-Ming 《高分子科学》2022,40(4):365-372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 Biocompostable poly(glycolic acid) (PGA) crystallizes slowly under fast cooling condition, leading to poor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final products. In this...  相似文献   
3.
高纯锡样品经HCl和H2O2消解,HBr挥发分离,去除基体Sn,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其中的16中杂质元素。通过溴化分离基体锡,有效克服了基体对所测杂质元素的干扰和对仪器进样系统的污染。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3σ)介于0.001~0.004μg/g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5.6%;加标回收率在95.2%~103.6%范围内。本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满足纯度为99.99%和99.999%的高纯锡中16种杂质元素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水热晶种法基础上采用两步变温晶化以高水硅比(nH2O/nSiO2)稀溶液配方为合成液,研制用于渗透汽化(PV)乙酸脱水的丝光沸石膜(MOR膜),考察了变温晶化各段时间、水硅比与氟离子对MOR膜的形貌与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段晶化时间、水硅比与氟离子对MOR膜的形貌、结晶度和膜层厚度产生显著影响,并影响MOR膜渗透气化分离性能;在高温段(150℃)和低温段(120℃)的晶化时间分别为18和6 h,在水硅比为60且含氟离子体系中所制备的MOR膜的性能最佳,其对质量分数50%的乙酸水溶液的渗透通量和分离系数分别为1.45 kg·m-2·h-1和1 008。  相似文献   
5.
The exploration of deactivation mechanisms for near-infrared(NIR)-emissive organic molecules has been a key issue in chemistry, materials science and molecular biology.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transient grating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aggregated PtII complex 4H (efficient NIR emitter) exhibits collective out-of-plane motions with a frequency of 32 cm−1 (0.96 THz) in the excited states. Importantly, similar THz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observed in analogous PtII complexes with prominent NIR emission efficiency. The conservation of THz motions enables excited-state deactivation to proceed along low-frequency vibrational coordinates, contributing to the suppression of nonradiative decay and remarkable NIR emission. These novel results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excited-state vibrations in nonradiative processes, which serve as a benchmark for improving devic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6.
以3-甲基-6-氯哒嗪和α-氨基丙醇、方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方酰化哒嗪胺衍生物和铜(II)配合物, 新化合物和铜(II)配合物结构用IR, 1H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表征. 并对新化合物的铜(II)配合物的荧光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双大环多胺Zn(Ⅱ)配合物及其与DNA作用的溴乙锭荧光探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硕  周成合  陈稼轩  向清祥 《应用化学》2009,26(12):1461-1465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新型双大环多胺配体及其双核Zn2+配合物,其结构用1H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 以溴乙锭(EB)为探针,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双环多胺配体及其Zn(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当cComplex 6/cDNA=0.51时,DNA/EB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至原来的47.3%,表明双大环配合物是以嵌入方式与小牛胸腺DNA结合。 化合物对DNA/EB体系的荧光猝灭顺序为:双大环多胺双核Zn(Ⅱ)配合物>双大环多胺配体>四氮杂环多胺Zn(Ⅱ)配合物>四氮杂环多胺。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一种便捷、可视化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新型闭合式双极性电极(BPE)体系,借助普鲁士蓝(PB)电致变色薄膜电极的颜色作为指示信号,通过比色法对商业产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该实验装置经济简便且可重复使用,实验方法简单易行,电流效率高,结果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胡兴雷  孙雅洲  梁迎春  陈家轩 《物理学报》2013,62(22):220704-220704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相结合, 模拟单晶硅微纳构件加工表面的时效过程, 研究其对加工表面质量和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 在时效过程中, 单晶硅微纳构件加工变质层的有序度显著提高, 残余应力大幅降低, 表面粗糙度略有增加, 此外还发现加工变质层中非晶硅原子在时效过程中大幅减少, 部分非晶硅出现了再结晶现象, 其中部分BCT5-Si以及金属相(Si-Ⅱ)结构原子转化为金刚石结构(Si-I). 时效作用对加工后单晶硅微纳构件表面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可以提高微纳构件的拉伸力学性能.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纳米加工 表面性能 时变性  相似文献   
10.
王治国  张鹏  陈家轩  白清顺  梁迎春 《物理学报》2015,64(19):198104-198104
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金刚石刀具纳米切削单晶硅, 从刀具的弹塑性变形、C–C键断裂对碳原子结构的影响以及金刚石刀具的石墨化磨损等方面对金刚石刀具的磨损进行分析, 采用配位数法和6元环法表征刀具上的磨损碳原子. 模拟结果表明: 在纳米切削过程中, 金刚石刀具表层C–C键的断裂使其两端碳原子由sp3杂化转变为sp2杂化, 同时, 表面上的杂化结构发生变化的碳原子与其第一近邻的sp2杂化碳原子所构成的区域发生平整, 由金刚石的立体网状结构转变为石墨的平面结构, 导致金刚石刀具发生磨损; 刀具表面低配位数碳原子的重构使其近邻区域产生扭曲变形, C–C键键能随之减弱, 在高温和高剪切应力的作用下, 极易发生断裂; 在切削刃的棱边上, 由于表面碳原子的配位严重不足, 断开较少的C–C键就可以使表面6 元环中碳原子的配位数都小于4, 导致金刚石刀具发生石墨化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