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VO[OCH2C(CH3)3]2Cl-Ali-Bu3催化丁二烯、丙烯交替共聚合的动力学特征,测定了单体和催化剂的反应级数,建立了聚合速度方程,并求得了-80℃-20℃温度范围内的一级速率常数K和总活化能ET.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i(n-C_4H_9O)_(4-x)Cl_x-Al(i-C_4H_9)_3体系当x不同时,在已烷中催化丁二烯聚合的动力学特征和规律.测得聚合速率和表观活化能均随体系中氯含量增大而降低.在Al/Ti=15-90(摩尔比)范围,聚合速率对单体和钛化合物浓度均为一级反应,而受烷基铝浓度影响较小.催化剂的利用率仅为0.5-1.5%左右,随体系氯含量增大略有提高,但相应的增长速率常数却大为减小,因此聚合速率仍随氯含量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贺爱华  姚薇  黄宝琛  焦书科 《化学学报》2001,59(10):1793-1797
采用TiCl4-MgCl2-Al(i-Bu)3体系催化丁二烯(Bd,M1)-异戊二烯(Ip,M2)共聚合成了高反式-1,4-结构的共聚物,用13^CNMR方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和组成分布,定量计算了共聚物二元组的浓度和数均序列长度,证明共聚物的序列分布服一级Markov模型,继而根据一张Markov模型预测了一次投料不同转化率下所得共聚物的链段分布。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链引发、链增长和转移过程,用外推法测定了活性中心的浓度和各项动力学参数;鉴别了两种链转移及其相对贡献;根据所得实验数据建立了平均聚合度方程,并对几种方法求得的活性链平均寿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解析两种单体(丁二烯和丙烯)交替配位增长反应的基础上,借助稳态假定,求得了交替配位增长的速率常数kB-P和kP-B,竞聚率和活化能EB-P、EP-B;并用图解法处理实测的聚合速度数据,求得了两种单体的分反应级数,确立了聚合速度方程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甲撑二苯胺的亚甲基上接上聚二甲基硅氧烷短链,并用含二甲基硅氧烷短链的二苯胺单体和均苯四甲酸二酐反应制取聚酰亚胺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含三硅量相同的情况下,支链型的改性聚酰亚胺的机械强度高。氧的透过系数随支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二甲基硅氧烷短链的硅原子由1增加到4时,透氧系数由3.65Barre增加到12.0Barre,而O2/N2分离系数则由6.4降到3.5。  相似文献   
7.
负载钛系催化剂催化合成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负载钛系催化剂 [TiCl4 MgCl2 (i Bu) 3Al]催化丁二烯 (Bd) 异戊二烯 (Ip)共聚合 ,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烷基铝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及单体浓度等对共聚合速率及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单体配比中Bd (Bd +Ip)摩尔百分比≤ 2 0 % ,可制得高分子量的共聚物 .IR光谱分析及1 H NMR分析表明所得共聚物为高反式 1,4 结构 ,丁二烯单体单元的反式 1,4 含量大于 90 % ,异戊二烯单体单元的反式 1,4 含量大于 98% ,共聚物中丁二烯含量高于单体初始配比中的含量 .在一定的载钛量下 ,聚合条件对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正> 反1,4-链节含量接近100%的聚异戊二烯(TPI)具有天然杜仲胶或古塔胶的结构和性能,结晶熔点60—65℃,被认为是作为形状记忆功能材料,如医用矫形材料、各种温敏变形材料的最理想聚合物。关于TPI的合成路线,国外报道主要有V体系(VCl_3/AlEt_3及其负载改性型)和V-Ti混合体系(VCl_3/β-TiCl_3/AlEt_3和Ti(OR)_4/  相似文献   
9.
低相对分子质量反式-1,4-聚异戊二烯蜡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负载钛催化剂;催化剂;钛;配位聚合;氢气;低聚物;低相对分子质量反式-1;4-聚异戊二烯蜡的合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