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7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反射膜双频He-Ne激光器双频特性及偏振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赛  殷纯永  郭继华 《光学技术》2000,26(6):529-531
本文对 5 MHz频差双反射膜双频 He- Ne激光器输出激光的双频特性及偏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当磁场方向同反射膜的一个本征模方向基本重合时 ,有双频出现 ;当磁场方向同反射膜的一个本征模方向夹角在 45°左右时 ,无双频出现。输出激光的偏振方向由反射膜的本征模确定 ,其偏振非正交程度为 tgρ≤ 0 .0 0 87,椭圆化程度tgβ随激光管与磁场的相对角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合适的位置 ,tgβ可以小至 2 / 70 0。该种外差光源具有较好的偏振特性。  相似文献   
2.
刘兴旺  王娜  高赛生态  高俊芳 《有机化学》2009,29(10):1676-1681
合成了一个新的β-二酮配体1-(2-噻吩基)-3-(对苯乙炔基苯基)-1,3-丙二酮(HTPP), 并用HTPP、邻菲罗啉(phen) 分别与Eu(III)和Tb(III)反应, 生成了两个新的三元稀土配合物Eu(TPP)3phen和Tb(TPP)3phen, 用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室温下, 在紫外光激发下Eu(III)和Tb(III)的配合物表现出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 发现β-二酮配体对配合物的荧光有较大影响,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郑国栋  阎雁  高赛  佟珊玲  高德 《物理化学学报》1994,10(11):1035-1039
有机物与CO2直接电数化存在着过电位高电流效率低的缺点[1,2].我们曾首次报道了金属卟啉对电羧化的催化[3],证明其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这种催化作用,类似于生物体中酶活性中心金属对批的作用,是对生物过程的模拟.通过研究酶在生物体中作用过程知,血红素、VB12,细胞色素P450叶绿素等,其平面轴向均有特定的配体,特定配体的轴向效应增强了活性中心的作用.为了增加金属叶琳催化电数化的活性,本文选用十二种生物肽和氨基酸以及四种有机碱作为轴向配体,在研究中以测定馆点(m.P.)、红外光谱(IR)、紫外吸收光谱(UV、气相…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我国北方进行的条斑紫菜全人工采苗养殖的情况,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科技工作者和工农相结合,学习群众生产经验,研究改进了条斑紫菜的金人工采苗养殖技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通过综合性的培苗措施,使条斑紫菜丝状体适时地大量放散壳孢子,每个丝状体贝壳(面积30—40厘米~2)在20天的采苗季节内,可以放出壳孢子500万个以上,最好的放出了8000多万个壳孢子。2.紫菜丝状体大量放散壳孢子是实现紫菜全人工采苗的前提,足够的光强和充分的水搅动是实现紫菜全人工采苗的条件.据此,发展了一种浅水池冲水式全人工采苗技术,直接利用丝状体平面式培苗池进行全人工采苗,操作简单,设备少,采苗效果好。3.用劳动人民创造的新型半浮动筏式养殖法养殖条斑紫菜,出苗快,质量好,小面积试验单产达到1090克/米~2,比支柱式养殖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5.
高测速双频激光干涉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赛  殷纯永 《光学技术》2001,27(3):238-239
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使得数控机床和三坐标测量机等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 10 0 0 mm/ s,而目前商用外差干涉仪的测量速度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为此研制了一种基于 5 MHz频差双反射膜激光器的高测速干涉仪。通过实验对干涉仪的测量速度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 ,该种干涉仪可以对速度为 10 0 0 mm/ s的运动物体进行位移和速度测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系列金属卟啉对苯基氯(phCH~2Cl)和CO~2电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用熔点,MS,IR,UV鉴别产物为苯乙酸卟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了羧化产物,选出最佳电羧化电解电位为-1.6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vs.SCE,下同). 并对催化活性较高的钴卟啉系列配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 探讨了金属卟啉具有催化活性的原因,认为能形成M(Ⅰ)中间体的金属卟啉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碘化四-(4-三甲胺基苯基)卟啉钴和VB_(12)催化CO_2与卤代丁烷的电合成。该反应在-1.5V(vs.SCE)即可发生,VB_(12)催化产物为预期的戊酸丁酯,而CoTPP催化产物为CO_2直接还原的草酸二丁酯,并未发现CO_2与卤代丁烷的反应产物。初步探讨了产生不同产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新的β-二酮1-(对乙炔基苯基)-1,3-丁二酮(HPB),用元素分析、1HNMR谱及质谱确定了其组成,核磁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HPB以烯醇式存在.以HPB分别与Sm(Ⅲ),Eu(Ⅲ),Tb(Ⅲ)和Dy(Ⅲ)反应,合成了四个新的二元稀土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室温下,在紫外光激发下,Sm(Ⅲ),Eu(Ⅲ),Tb(Ⅲ)和Dy(Ⅲ)的配合物表现出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其中Eu(Ⅲ)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最大,发射谱线很窄,是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红色高亮发光材料.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Eu3+掺杂的羟基磷灰石样品,并在不同温度下对样品进行了烧结.使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等对样品的结构及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烧结对Eu掺杂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及结晶度产生了影响.在394 nm激发下,样品出现Eu的特征发射,掺杂摩尔分数一定时,随烧结温度增加,样品的荧光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500 ℃达到峰值.其荧光寿命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延长.此外,样品中电偶极跃迁与磁偶极跃迁强度之比(IR:IO)也随烧结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析表明,烧结温度的改变通过晶体结构对样品的荧光特性以及掺杂取代位置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设计了一种高频功率放大系统。为了获得足够大的输出功率,采用了由功率分配器和功率合成器组成的四级合成方式,利用多个750W功放模块,实现了高达40kW的功率输出;设计了以PLC为核心的监控系统,对高频功率放大系统中的前级功放、末级功放等各个部分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利用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合成效率达到90%以上,满足了高频功率放大的要求,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具备人机交互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