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巨豆三烯酮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这种合成方法的优点是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比较简单,主要步骤产率较高,是合成目标产物的一种新方法,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根据拟定的合成路线,通过实验对各步反应进行了研究,部分中间体经过折光率、红外(IR)、核磁共振(HNMR)、质谱(MS)等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实验证明该合成方法简单可行,目标产物的产率达24.3%,具有一定的继续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苯并眯唑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光谱特性,设计、合成了不同结构的系列苯并眯唑类化合物,测定了其最大吸收波长(隺max)(320.5~396.0 am)和荧光发射波长(雃)(387.0~497.0 nm),求得了荧光量子产率(~0.69)和Stokes Shift位移值(~9 636.5).研究发现其分子结构与上述光谱特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3种新型1,1-二(2-苯并咪唑基)-2-苯基乙烯衍生物——1,1-二(2-苯并咪唑基)-2(4-氰基苯基)乙烯(1)、1,1-二(2-苯并咪唑基)-2(4-甲氧羰基苯基)乙烯(2)和1,1-二(2-苯并咪唑基)-4-苯基-1,3-丁二烯(3),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1H、13C NMR)、质谱(MS)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 is)和荧光发射光谱测定了该阳离子受体与不同金属离子(Zn2 、Cd2 、Hg2 和Cu2 )的络合选择性。结果表明:该荧光受体对Zn2 、Cd2 、Hg2 和Cu2 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荧光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