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相条件下亚硫酸镁非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产物的氧化回收利用是影响镁法脱硫工艺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真空旋转蒸发的方式制备了高纯度的亚硫酸镁样品,并利用鼓泡式反应装置,研究了亚硫酸镁非催化氧化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pH、氧分压、亚硫酸镁浓度、气体流量、温度等因素对亚硫酸镁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了各反应物的分级数及表观活化能.结合三相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推断出亚硫酸镁氧化的本征反应在慢反应区进行,且氧的传质扩散是总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研究结果为氧化回收镁法脱硫副产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汪黎东  马永亮  郝吉明  张雯娣  袁钢 《化学学报》2011,69(10):1160-1166
亚硫酸镁的氧化是湿式镁法烟气脱硫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通过实验筛选出一种新型酚类抑制剂(T), 可显著延缓亚硫酸镁的氧化反应速率. 在接近实际工况条件下, 研究了抑制剂浓度、亚硫酸镁浓度、氧分压、pH、温度等条件对亚硫酸镁氧化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抑制剂T、溶解氧及亚硫酸镁的分级数分别为-0.25, 0.5和0,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8.2 kJ•mol-1. 结合建立的三相反应模型, 对T抑制条件下的总反应过程进行了推断, 认为亚硫酸镁氧化的本征化学反应在贫氧区进行, 而总反应速率受氧的传质扩散过程控制. 与非抑制条件下的结果相比, T的存在降低了本征反应速率, 进而使氧的传质速率减小. 研究结果为利用抑制氧化手段实现脱硫副产物回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ATS软件通用性的提高进行了研究,提出在UUT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要提高ATS软件通用性,合理、高效和可靠的测试通路选择算法必不可少,为解决现有的ATS测试通路选择算法只能实现单次测试通路选择最优而不能实现在一个测试序列中整体最优的缺点,首先研究了矩阵模块的物理模型、信息模型和数学模型,然后给出了复用测试通路选择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以更少的继电器通断总数来完成相同的测试,从而不仅可以减少测试用时,还可以延长矩阵模块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用于等离子体及LSD波点燃阈值的判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LSC波及LSD波理论模型和以往实验结果,建立了等离子体点燃阈值及LSC波与LSD波转换阈值判据。以此为基础,通过计算给出了固体靶面压力随时间变化历史,从而使靶内应力波的计算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高压短脉冲激波的传播及衰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钢  周光泉 《爆炸与冲击》1992,12(4):307-312
本文给出一个简单的分析模型,以此研究高压短脉冲激波的传播和衰减,并给出了一个激光加载下激波传播的算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误差在10%左右,这一方法对于短脉冲激波传播的近似分析,试验前的预估,以及实验的设计等将是十分有用的。文中还对平板撞击和高能量束在脉冲加载过程中的异同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