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9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75篇
物理学   8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石蜡模拟油垢,用^60Co放射源的1.25MeV平均能量的γ射线垂直入射,以一定的散射角和不同的探测立体角接收散射γ光子敫.发现散射γ计数与被测石蜡厚度之间存在不同的线性关系.结果发现,放射源与探测器之间屏蔽的好坏和合理的探测距离对提高线性度有很大关系.本实验测得最佳线性相关系数平方值为0.9981,平均测量精度为1.26mm.这对研究散射法检测油垢厚度和选择合适的探测距离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仲胺型双冠醚与四苯硼酸碱金属盐在丙酮溶液中。25℃下的电导说明它们与Na~+可能形成1∶1络合物(冠醚单元∶金属离子),而与K~+、Rb~+、Cs~+离子则形成2∶1络合物。用Schlff碱型和仲胺型双-(苯并15-冠-5)在水-氯仿体系中进行萃取,测量了分配比D和萃取平衡常数K,发现后者的K值均大于前者。双冠醚F_2对K~+的萃取能力最强,选择性最佳。  相似文献   
3.
稀土在中国高新材料研制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在稀土资源和稀土原料的生产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稀土高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也取得重大进展。本文概述了我国在稀土高新材料开发与研究方面的成果,指出今后应把稀土应用基础研究、中重稀土的应用研究和稀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作为重点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带有还原型电化学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来分析柴油机排出颗粒物中的1-硝基芘。含有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滤纸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过滤,浓缩,在硅胶层析柱上预分离。分别用正己烷,二氯甲烷和甲醇三种淋洗液淋洗,其中二氯甲烷级分在ODS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上分离,其流动相为35%正丁醇—0,05M氯乙酸缓冲溶液(pH=3.8),玻璃碳为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检测器,工作电压为-0.6V(参比电极是Ag/AgCl)。比较具有相同色谱保留时间的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色谱峰的动态伏安特性曲线确认了样品中存在有1—硝基芘。所分析的柴油机排出颗粒物萃取物中1—硝基芘含量范围为0.7到142ppm。为了改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分离能力,试验了微管柱,在所采用的电化学检测器流动地被改进后,总体系的理论塔板数达到26,000片,改善了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5.
选相示波伏安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相示波伏安法毕树平,都思丹,高鸿(南京大学化学系,210008)关键词示波计时电位法,选相示波伏安法,切口示波计时电位法是利用dE/dt~E曲线上切口的高度或深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1],但由于dE/dt曲线主要反映充电电流的变化,从而使该方法的检...  相似文献   
6.
本征值有限元近似的一个抽象误差估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T:LZ(fi)MLZ(fi)是自共轭全连续算子,SgCLZ(fi)是分片。次有限元空间,几:LZ、St是有限秩自共轭算子,IITh-Tllo、0(h、0).考虑本征值问题:及其近似用(·,·)和DD·D【。·分别表示h(m中内积和范数·ID·卜F表示w认}(m中范数,简记D卜队。为D卜卜·因为T自共轭全连续,所以它有可数无穷个本征值h,人,...人,....其相应的本征函数(2丹构成完全标准直交系,所以VZELZ(m设几的本征值为A。l,汕。,...,汕n,相应的本征函数为如山,卜则。二1·不失一般性,可EitL。设tik一大干二>,E是到Ah对应的本…  相似文献   
7.
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b-聚四乙烯基吡啶(PEO-b-P4VP)为模板制备聚联苯胺微/纳米颗粒,调节模板剂胶束溶液pH,得到了一系列形貌和尺寸可控的聚联苯胺微/纳米颗粒。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透射电镜、循环伏安、恒电流放电、交流阻抗等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模板法合成的聚联苯胺为平均直径小于200nm的亚微米至纳米级棒状颗粒,其直径随着模板剂胶束溶液pH的降低而增加。所得聚联苯胺颗粒均显示了一定的电化学活性,当电流密度为1A/g时,聚联苯胺的比电容量达到306.3F/g,经过长时间的充放电测试,不同条件下合成的聚联苯胺的容量衰减率均很小,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各样品电化学性能呈现出随着直径的减小而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含有Fe3O4纳米粒子的TiO2纳米纤维,采用水热法对该纤维表面进行纳米Ag修饰,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和较好光催化性能的复合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Rh B)水溶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样品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为锐钛矿结构,Fe3O4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TiO2纤维中,Ag纳米颗粒比较均匀地分散在磁性TiO2纤维表面.经过纳米Ag修饰后,材料的光吸收能力大为增强,吸收带红移并扩展到可见光区.在紫外光照射40 min后,合成样品对Rh B的降解率达到99.5%.此外,Fe3O4纳米粒子的存在使该材料具有较强的磁性,可通过外加磁场将其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9.
基于硝酸-盐酸-氢氟酸消解体系,建立了马弗炉-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荞麦秸秆中的Cr、Cu、Ag、Mn、Fe、As、Ni、Pb等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在微波消解的过程中,分别考察5种不同组合的混合酸体系及两种消解方法对荞麦秸秆中8种重金属测试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6∶2∶2)混酸体系和马弗炉-微波消解样品前处理优于其他方法。在优化条件下,8种重金属加标回收率为91.2%~102%,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22%~4.7%,检出限为0.18~9.41μg/L。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结果可靠,能同时测定荞麦秸秆中8种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反对称分子动力学模型(AMD)计算的50 Me V/nucleon112Sn+112Sn反应的分析结果。该研究是反对称分子动力学模型中统计冻结概念的部分研究结果。利用自洽法结合修正的Fisher模型,提取了发射源的温度和密度分别为T=(6.1±0.2)Me V,ρ/ρ0=0.69±0.03。通过与AMD模型计算的系统在时间演化过程中的最大密度比较,得出碎片发射源的密度远小于系统的最大密度。利用自洽法提取的温度和密度与35 Me V/nucleon的40Ca+40Ca反应系统及40 Me V/nucleon的64Zn+112Sn反应系统所提取的温度和密度非常接近。该结果表明反对称分子动力学模型中,系统在中等质量碎片形成时刻处于统计冻结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