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用双-(2乙氧基甲氧基)乙醚与丁二酸二丁酯串联柱分析丁二烯中微量有害杂质。室温下分离性能良好。文中列有在该柱中20个化合物的相对保留值。丙炔、丁二烯-1,2和乙烯基乙炔的最小检出量都小于10ppm。分析每个样品需30分钟。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微量硫化物的方法,可以一次分析H_2S、COS、CS_2、SO_2,CH_3SH 和C_4H_4S 六个组份。时间仅需3分钟。对上述组份的检测灵敏度为1ppm 以下。  相似文献   
3.
马连玉  胡丽芝 《色谱》1985,2(6):304-307
〕本工作建立了应用薄层色谱氢焰扫描分析超临界抽提重质油族组成的方法,样品从分离到检定仅需一小时,并且可同时进行十个样品的分析。定量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在薄层色谱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用射频溅射方法,在担体上沉积一层α-Al_2O_3薄层,在溅射过程中使担体不断转动,以达到涂层均匀的目的。把溅射所得的样品用作色谱柱固定相,并与担体颗粒类似大小的α-Al_2O_3,γ-Al_2O_3的固定相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C_4烃分离,其分析时间从25分钟缩短到2.3分钟,柱效也提高近一倍。文中对溅射前后担体的扫描电镜的貌相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合成气中,对硫含量控制极严。以前报导的低分子量形态硫的微量分析方法,可检测的硫化物总含量为1ppm。本文则是用燃烧法将各种形态的硫燃烧成SO_2,再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以提高对合成气中硫含量的检测灵敏度。1.设备材质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应用共轭双烯使特殊制备的磷钼酸铵还原成钼兰的反应,建立了用比色法测定裂解汽油中共轭双烯含量的新方法。该法具有快速、简单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并应用气相色谱考察了共轭双烯和磷钼酸铵之间的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7.
胡丽芝  张亮玫  孙晓金 《色谱》1986,4(6):375-377
目前毛细管气液色谱柱大都是采用涂渍固定液方法来制备的.这样形成的液膜是不稳定的,在高温下会产生固定液流失或重新排列,致使分离效率下降.交联固定相是采用低聚物在毛细管柱内壁进行在位合成,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不被溶剂所溶解.由此增加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我们采用了聚甲基硅氧烧和四氯化硅在引发  相似文献   
8.
在煤液化过程中,煤中的少量杂原子(如氮、硫等)转移到煤液化油中,严重影响产品的工业应用。一般以加氢精制来脱除杂原子以制取洁净的燃料。根据文献报导,喹啉、喹啉系及其衍生物在煤液化严品的碱性氮化物中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又属于较难脱除的化合物,故在催化剂评选及选择工艺过程最佳条件的研究中往往采用喹啉作为模型化合物,并考察加氢精制过程中氮的分布、脱除效果和脱氮反应机理等。  相似文献   
9.
胡丽芝  马连玉  彭少逸 《色谱》1986,4(5):308-310
有关气态烃的分离国内外较多采用吸附色谱法。而氧化铝是使用最早、应用较广的色谱固定相。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用γ-氧化铝制备填充毛细管柱(PCC)对C_1~C_4烃的分离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但由于该柱内固定相填充的不均匀性所造成的涡流扩散和低渗透、高柱压(5.9~9.8×10~5Pa,10米柱长)、柱内线速不均匀,使H增大柱效低,致使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
萤光色层法是分析汽油族组成的标准方法,但该法费时较长,界面不易测准,误差较大,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发展了将气相色谱法用于此分析。最初提出的是用过氯酸汞吸附烯烃,然后由烷烃、烯烃总和中扣除烷烃而求得烯烃,因而烯烃误差较大。后来用硫酸铜作烯烃吸附剂,低温吸附,高温解吸,可直接测出烯烃含量。但硫酸铜吸附剂制备过程复杂,而且以硅胶为载体,其不可逆吸附性难以克服,因此高碳数烃回收率较低。1986年陆婉珍、付文慧改用Chromosorb W为吸附剂担体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