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23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借助电子转移催化反应的方法,用电子给予体1,4-二锂四苯基丁二烯将惰性的三溴氟甲烷活化,并与之发生反应,产物1,4-二氟四苯基苯的结构经MS、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证,并以分子力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构象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层状氢氧化物/金属有机骨架(LDH@MOF-76)复合材料,并用于水溶液中铀(U(Ⅵ))的捕获.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分析发现,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显示出典型的多孔棒状结构.通过批吸附实验评估了LDH@MOF-76对水溶液中U(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 LDH@MOF-76能够快速有效地富集水溶液中的U(Ⅵ),并表现出高的吸附容量(433.91 mg/g),远远高于LDH (107.21 mg/g)和MOF-76(269.14 mg/g).这是由于LDH@MOF-76材料表面特殊的一维孔道对U(Ⅵ)的吸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LDH@MOF-76的再生实验,表明LDH@MOF-76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基于Zeta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学分析, U(Ⅵ)可能的去除机理涉及表面络合和静电吸引.此外,粒子内扩散模型为动力学吸附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本研究为废水中铀(Ⅵ)的去除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并且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1983年 Jensen 与 Roelofs 等报道了苯甲醛自氧化反应中出现的化学振荡现象。我们还观察到苯甲醛、取代苯甲醛和许多脂肪醛的自氧化振荡反应,实验方法与文献[3]相似。反应在具有电磁搅拌的恒温反应器中进行,以醋酸水溶液(冰醋酸与水的体积比为9∶1)和  相似文献   
4.
一种有机质谱谱图的库检索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有机质谱谱图的库检索新算法律祥俊,林少凡,张金碚,张法义(南开大学中心实验室,天津,300071)关键词检索,算法,质谱,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匹配技术识别有机质谱谱图中的库检索方法仅需用低分辨质谱图即可识别未知化合物,似为最成功的方法[1~3].质谱...  相似文献   
5.
水稻压致变异和高压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高收获指数型优质籼稻(Oryza sativa L.)品种“粤香占”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3个生长周期的高压种子处理和实验室种植试验。稻种经高压处理后,与对照样品相比,当代种子发芽和秧苗成长较慢且植株个体差异较大;后期生长较快,分蘖数及产量与对照样持平或有所增加。受压样品产生了4种新的植株变异,其中2种为不育植株,另外两种变异植株种植至F2及F3代,变异性状都能稳定遗传。表明高压不仅可以对水稻当代植株生理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可以诱导水稻产生明显和稳定的可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6.
王铁山  赵彦  袁伟  张冰焘  律鹏  彭海波  陈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3):032002-1-032002-5
为了探讨载能重粒子辐照改善惯性约束聚变中所用玻璃微球的充气性能,以及热弛豫过程中改善其保气性能的微观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载能重粒子辐照前后的SiO2玻璃在内部形成气体扩散微通道的机理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重粒子辐照可以在SiO2玻璃中形成明显的扩散通道,说明辐照后的玻璃更适合通入Ar等较大尺寸气体;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扩散通道有逐渐关闭的趋势,辐照产生的缺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复。因此,利用重粒子辐照的方法,可在玻璃体中产生充气的微通道,该通道在高温高压下可实现关闭,从而起到开关的作用。模拟结果可为实验上通过重粒子辐照提升微球玻璃充气保气性能的方法提供理论支持,说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猜想的数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诸多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猜想,用以合理解释光的直线传播、衍射和干涉等问题.对三种基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猜想进行了数学建模与仿真验证.以Matlab为工具对光的衍射等现象的进行了数学仿真,并与《光学原理》中的相关结果作了对比,最终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型钢柱(压杆)稳定设计的直接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稳定设计中,根据已知轴向荷载来确定型钢柱的截面尺寸,当前国内外均采用试算的方法,设计过程非常繁琐。本提出一种确定型钢柱截面尺寸的简捷方法-直接法,使设计工作摆脱了繁琐的试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基于多巴胺修饰的氧化石墨烯涂层搅拌棒,对粮食作物中的痕量黄曲霉毒素进行萃取,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对其进行测定。通过对衍生条件(衍生试剂浓度和衍生温度)和搅拌棒吸附萃取条件(萃取温度、搅拌速度、萃取时间、离子强度和解吸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G1在0.25~8.0 ng/m L、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G2在0.13~8.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87~0.9993,检测限为31~63 ng/kg,平均回收率为82.8%~95.1%,RSD小于4.1%。方法可为食品中痕量黄曲霉毒素的提取、富集及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可再生能源衍生电力电催化氮气(N2)还原制氨(NH3)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该过程需要高效率、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廉价电催化剂。过渡金属氮化物(TMNs)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机理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应用于电催化氮气还原反应(NRR),但是目前关于氮化铜材料的电催化NRR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简单一步氮化法将泡沫铜(CF)高温氮化制备了三维自支撑型氮化铜电极(Cu3N/CF),通过各种表征手段对该电极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分析和形貌表征,并研究了其在中性条件下的电催化NRR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0.1 mol/L Na2SO4溶液中,Cu3N/CF电极在-0.2 V的电位下具有最佳的电催化NRR性能,其NH3速率为1.12×10-10 mol/(s·cm2),法拉第效率为1.5%,并且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循环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