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化学   16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1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沈慧君  管寿沧 《物理》1995,24(7):396-401
简述国际千克原器的历史和重新定义千克的必要性,介绍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和新近测定的进展情况,并讨论了通过阿伏伽德罗常量重新定义千克的可能性,结论是:经基本物理常量建立质量的自然基准已为时不远了,但还有一段很艰难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总能计算研究了一氧化碳和氢原子在Ni(111)表面上p(2×2)共吸附系统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态,结果表明CO和H原子分别被吸附于两个对角p(1×1)元胞的hcp和fcc位置.以氢分子和CO分子作为能量参考点,总吸附能为2.81 eV,相应的共吸附表面功函数φ为6.28 eV.计算得到的C—O,C—Ni和H—Ni的键长分别是1.19?, 1.96?和 1.71?,并且CO分子以C原子处于hcp的谷位与金属衬底原子结合.衬底Ni(111)的最外两层的晶面间距在吸附后的相对变化分别是 关键词: Fisher-Tropsch反应 催化作用 Ni(111) p(2×2)/(CO+H) 共吸附  相似文献   
3.
闪光照相条件下相对质量吸收系数的测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闪光照相中X光传播规律的等效单能模型。针对闪光照相出光重复性差、能谱测量困难的特点提出了相对质量吸收系数的概念。阐述了闪光照相中相对质量吸收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在闪光照相实验设备上采用整条D~L曲线对钨材料相对质量吸收系数进行了测量,得到的实验结果为1.23,与数值模拟结果1.26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一个稳定的补偿器可同时镇定n个对象(同时强镇定)等价于一个补偿器(不一定稳定)同时镇定n 1个对象(同时镇定).两个以上对象的同时强镇定和三个以上对象的伺时镇定是线性系统中一个急待解决的公开问题.文中所作的基本假定是所有的对象具有相同的简单不稳定零点,在此条件下给出了n个对象同时强镇定的一个充分条件.当仅有一个不稳定零点时.容易检验是否同时强镇定,否则仅需确定n个对象的不稳定零点并且判定由不稳定零点导出一个相应矩阵是正定的,就能判定n个对象同时强镇定.因此是一个易于检验的充分条件.文章同时给出了n个对象同时强镇定的算法,丰富了同时强镇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1.前言根据现行全日制中学数学数学大纲,讲二次根式以前,先讲数的开方和实数概念.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二次根式的理论基础是有理数的平方根,因此必须先讲数的开方,由此就出现了无理数.这就迫使我们非讲实数概念不可.这是初中代数教学中一大难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理解实数概念太困难了.可是不讲又不行.二次根式就无法进行了.没办法,只好马马虎虎地讲.目前中学数学大纲就是采取这个方针.  相似文献   
6.
单个波长到多个波长的变换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余建军  管克俭 《光子学报》1998,27(8):729-733
报道一种波长变换的新方法.采用此方法不需要任何泵浦光便能够直接将信号光变换成在特定谱宽内的任意多个任意波长的变换光,这对于将来的波分复用光网络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此波长变换的原理是利用色散位移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产生超连续光谱(SC)信号,由于这种SC信号携带有变换光信号,对这种连续谱进行滤波便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任意频率的变换信号.此变换方式具有变换频带宽,偏振不敏感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原子吸收光度法间接测定茶叶中单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乙酸铜与单宁生成沉淀,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剩余铜的原理,间接测定茶叶单宁,样品前处理简单,测定单宁的线性范围为1 ̄40mg/L,重复测定7次10mg/L的单宁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3.16%,已用于几种不同茶样中单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聚碳酸1,6-已二醇酯(PC)、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合成线型聚碳酸酯改性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CZE).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力学性能、耐水解性能和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PC二醇含量的增加,弹性体的贮能模量下降,Tg则向高温方向(从-7.8℃到+2.6℃)移动。水解后的强度保持率从85.4%提高到99,7%和117%,熔体的表现粘度降低,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段淑贞  管丛胜 《电化学》1998,4(2):205-209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锂离子在铝电极上的电极过程机理,结果表明锂离子在铝电极上沉积形成α-固熔体时,电极过程受锂原子向铝电极中的扩散速度控制,当形成β-锂铝合地,存在成核极化现象,成核过程为瞬间成核过程,初期电极过程受形成β-锂铝合金的速度控制,一定时间后受锂原子通过β-锂铝合金层的扩散速度控制,β-锂铝合金阳极有限限充电电压和极限电流。  相似文献   
10.
王毓宾  戴服管 《催化学报》1982,3(2):144-146
利用配位催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活化饱和烃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课题。近十年来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Шилов等报道了以K_2PtCl_4为催化剂和H_2PtCl_6为氧化剂能使饱和烃氧化氯化。以后又报道了二氧化硅载体上甲烷氧化氯化的反应。我们把合成的[PtCl_2(PPh_3)_2],[PtHCl(PPh_3)_],[PtHBr(PPh_3)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