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高效液相色谱是分析化学领域中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强大的分离能力使其在化工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对较弱的定性能力,增加了对仪器研发及测试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分析难度。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自2013年开始研发全新一代的iChrom 5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并于2015年开始投放市场。无论是在样机的研发测试还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过多次色谱峰异常的现象,即经常出现一些可重复的"怪峰  相似文献   
2.
王丰琳  杨三东  周新颖  封娇  唐涛  李彤 《色谱》2021,39(2):197-202
快速准确的治疗药物监测对于临床上确保患者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确定患者用药依从性,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该文以两支疏水性略有差异的反相分离柱Supersil ODS2和SinoChrom ODS-BP,及强阳离子交换捕集柱Supersil SCX构建了基于集成化的多柱二维液相色谱系统。通过二维色谱接口,以pH 3.0的磷酸缓冲液调整第一维分离后的洗脱液组成,降低有机相含量并维持pH,改善了中心切割模式下样品转移和捕集的效率。利用该多柱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发展了血清中氨磺必利的二维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血清样品经过高氯酸和甲醇混合液沉淀蛋白质并离心后直接300 μL大体积进样,以乙腈/磷酸缓冲液(25 mmol/L, pH 3.0)(20/80, v/v)作为第一维分离流动相,磷酸缓冲液(25 mmol/L, pH 3.0)作为捕集过程的稀释流动相,乙腈/磷酸缓冲液(25 mmol/L, pH 7.0)(25/75, v/v)作为第二维分离流动相,12 min内即可完成分析。方法在10~200 n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8)。样品在50 ng/mL和100 ng/mL两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稳定,在73.7%~76.8%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7.28 ng/mL,定量限为24.27 ng/mL,能够满足《神经精神药理学治疗药物检测共识指南》中推荐的药物监控范围要求。由于该系统日常使用及维护成本较低,且能够实现自动化分析,故该方法适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药物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荧光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常用的检测器之一。该文研制了一款基于共聚焦光学构型的多波长发光二极管(LED)诱导荧光检测器,可实现多种物质的检测。通过电机多重校准定位与光源滑动定位技术实现多光源的精准定位,使用共用发射光路简化仪器结构并降低了仪器成本。针对LED光源切换机构进行3万个周期连续切换的可靠性测试,测得激光器的靶点位置误差在 ± 0.2 mm以内,实现了LED光源定位的准确性和良好重复性,解决了传统荧光检测器结构复杂、价格高,以及发光二极管(LED)单波长诱导荧光检测器专用性强、应用范围窄等问题。以甲醇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对3个光源进行基线考察,结果表明:研制的检测器在340、365、385 nm激发光源下,基线噪声低于5.0 × 10-4 FU,漂移小于5.0 × 10-3 FU/h。以真菌毒素和苯并(α)芘为探针,对其线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分别采用乙腈-水-乙酸(96∶102∶2,体积比)、甲醇-乙腈-水(20∶20∶60)、乙腈-水(90∶10)作为检测赭曲霉素A、黄曲霉毒素B1、苯并(α)芘的流动相,激发波长分别为340、365、385 nm。测得赭曲霉素A、黄曲霉毒素B1、苯并(α)芘分别在1.0~50.0、0.1~20.0、0.5~2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06、0.01、0.02 ng/mL。对该检测器的重复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3个光源对样品响应值的RSD(n = 11)均小于1.0%。以340 nm光源为测试条件,显示检测器在震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基本性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与市售进口的通用型荧光检测器相比,二者在基线噪声、漂移和灵敏度方面结果相当。该文研制的检测器结构简单、波长覆盖范围宽、性能良好,在真菌毒素和苯并(α)芘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甲醇作为提取剂,在超声水浴作用下提取化妆品中的苯并芘,提取后的样品经离心过滤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分析时间短,苯并芘在0.08~10.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方法定量限为0.08μg/kg(S/N=10);加标浓度分别为0.11、2.5、10μg/kg的平行5次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89%、3.07%、0.52%;加标回收率为83.6%~104.4%,实验结果良好。该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苯并芘残留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反相色谱柱评价方法未涉及固定相表面残余硅羟基活性的评价.本文以阿米替林的不对称度作为指标,发展了一种评价固定相表面残余硅羟基的新方法,并对十种不同品牌的反相色谱柱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选取其中两支色谱柱对碱性抗茵药物进行色谱分离.结果表明,发展的评价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反相固定相的硅羟基残余情况,可以为选择色谱柱分离有机碱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