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1.
建立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检测高氯废水中低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通过提高催化液中硫酸银的浓度(46 g/L)充分络合氯离子,同时降低消解液中重铬酸钾的浓度至0.061 2 mol/L来抑制重铬酸钾与氯离子的反应,达到有效消除Cl~–干扰的目的。水样在165℃消解30 min,于600 nm波长检测吸光度,标准曲线法计算COD。实验结果表明,水样中COD质量浓度为20 mg/L时,2 000 mg/L的Cl~–不干扰COD的测定(相对误差小于10%),并且随着COD质量浓度的增加,Cl~–产生的干扰误差逐渐降低。对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进行了测定,COD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0%~103.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1%~6.33%(n=6)。该法快速,有毒试剂用量小,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精密度,可以用于多数工业废水中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利用金胶的选择性聚集实现信号扩增的超灵敏的电化学方法, 用于人类p53肿瘤抑制剂基因的检测. 在实验中, 根据p53基因的序列设计了能特异性检测p53肿瘤抑制剂基因的二段探针, 在一段探针上固定磁性颗粒以捕获并富集目标基因, 同时在另一段探针上标记金纳米颗粒作为检测信标. 另外, 通过硫代三聚氰酸和金纳米颗粒的自组装作用, 形成金纳米颗粒和硫代三聚氰酸的网状结构, 获得金纳米颗粒的选择性聚集, 实现信号扩增. 用此法检测目标p53野生型DNA, 最低检测限为2.24×10-17 mol/L, 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该探针对p53野生型和一碱基错配的突变型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以来,通过体外筛选和selex技术发现了具有催化性能的DNA酶.其中被广泛研究的一种特定的DNA酶为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与卟啉铁(hemin)结合形成的具有G-四分体结构的酶.由于该酶表现的催化能力远比游离的Hemin强~([1]),因此,这种新型的DNA酶被广泛作为生物传感器应用于DNA,重金属离子的比色和化学发光检测中~([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