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1.
对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Cu~(2+)、Zn~(2+)、Cd~(2+)、Hg~(2+)、Mn~(2+)、Co~(2+)和Ni~(2+)与BPR之间的显色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筛选出Cu(Ⅱ)-BPR-PVA,Zn(Ⅱ)-BPR-CPB。Cd(Ⅱ)-BPR-CTMAB等七种体系进行了实用性研究,找出了它们的最佳条件,应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满意,提出了螯合、缔合、胶束增溶的协同作用是这些体系增敏作用的主要因素,发现了增敏作用的程度与离子结构、表面活性剂性质和介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国产与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HBVELISA诊断试剂盒,对30例来自昆明医学院传染科门诊及住院部标本同时进行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IgM检测,对两试剂阳性符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采用滴定HBsAg及抗-HBs阳性血清的方法,表明两试剂敏感性极为相似,而国产试剂对抗-HBcIgM阳性检出率大大提高于Abbott试剂。  相似文献   
3.
铜-溴邻苯三酚红-聚乙烯醇显色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溴邻苯三酚红(BPR)与二价金属离子铅、铁的显色反应已有报导。我们发现,在pH5.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铜(Ⅱ)和BPR可以生成有色络合物(ε_(650nm)=1.3×10~4),但选择性和稳定性均差。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Cu(Ⅱ)-BPR体系灵敏度增大(ε_(650nm)=2.5×10~4),稳定性显著变好,而且显色后不被EDTA和草酸破坏,使选择性得到很大改善。PVA的存在不改变体系的组成和吸收光谱特性,推测增感作用主要是PVA的醇氧与BPR邻羟基形成氢键的结果。方法用于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一、主要试剂与仪器铜标准溶液称取一定量纯铜,用盐酸和过氧化氢分解,配成需要浓度。BPR乙醇(1 1)溶液(0.05%)。PVA溶液(0.5%用热水溶解。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2)1M乙酸和1M乙酸钠溶液混合(用pH计测量pH值)。72型分光光度计。  相似文献   
4.
新试剂CPTSQ钴与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殷志禹,徐其亨,曾佐涛(云南大学化学系,昆明,650091)(昆明军事医学院研究所,昆明,650000)关键词:8-氨基喹啉衍生物,钴,光度分析以8-氨基喹啉为母体,通过5-位引入羧基苯偶氮以增大试剂的共轭体系及...  相似文献   
5.
Mg~(2 )-BPR-CPB新光度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溴邻苯三酚红(BPR)曾用作Mg~(3 )的螯合滴定指示剂。我们系统研究了碱土金属离了-BPR-表面活性剂显色体系,发现在pH9.2的氨缓冲介质中,Mg~(2 )-BPR-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体系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一)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以Nafion分散多壁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了岩白菜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发现修饰电极对岩白菜素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岩白菜素的氧化过程是单电子单质子过程,岩白菜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扩散系数、速率常数分别为6.02×10~(-6) cm~2·s~(-1)、5.54×10~(-3) mol·L~(-1)·s~(-1). 通过优化各项参数,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岩白菜素的电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4×10~(-7) ~1.92×10~(-6) mol·L~(-1)和4.18×10~(-5) ~1.06×10~(-4) mol·L~(-1),检出限为1.02×10~(-7) mol·L~(-1),同支电极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可用于岩白菜素样品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