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三苯基锡壳聚糖黄原酸酯的合成、表征及其杀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壳聚糖(chitosan,简称 CTS)是由β(1~4)键合的D-葡糖胺残基和数目不同排列无规的N-乙酰基葡糖胺残基组成的线性多糖,是生物界中大量存在的唯一的一种碱性多糖.  相似文献   
2.
β-环糊精与维生素E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溶液法、超声波法、微波辐射法制备了β-环糊精与维生素E的包合物,研究了温度、包合时间、β-环糊精与维生素E的摩尔比对包合率的影响,并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包合物的包合常数Kf为2.84×103 L/mol,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黄原酸盐对Cu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红外、紫外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技术分别对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壳聚糖(壳聚糖黄原酸钠,DTC-CTS)进行了表征和测试.比较了DTC-CTS与未改性的壳聚糖(CTS)对水溶液中Cu2 吸附性能的差别,考察了溶液的pH值、温度、时间及取代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TC-CTS的取代度越高,吸附性能越好,对Cu2 吸附的最佳pH值范围为6.0~7.0,最佳温度为40℃,最佳吸附时间为0.5h.在最佳吸附条件下,DTC-CTS的吸附量为349.5mg/g,比CTS提高了7%.用体积分数为10%的氨水可将吸附在DTC-CTS上的Cu2 定量的洗脱,脱附率为96%,DTC-CTS能重复使用3次.  相似文献   
4.
乙酰乙酸乙酯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酰乙酸乙酯在弱酸性溶液中与甲醛及铵离子反应,生成2,6-二甲基-1,4-二氢-3,5-吡啶二乙酸乙酯,该化合物在375nm处有最大吸收,以甲醛计的摩尔吸光系数为5.533×103mol·cm-1·L-1;利用该反应建立了测定食品中微量甲醛的新方法,甲醛质量浓度在0.08~4.0mg/L成线性关系。并用质谱分析了产物,证实在水溶液中该反应遵循汉秋希吡啶合成法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三丁基锡-羧甲基壳聚糖酯的合成、表征及其杀螺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和氯乙酸(CH2ClCOOH)为原料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CMC-Na),再以羧甲基壳聚糖与三丁基氯化锡(Bu3SnCl)反应,合成了三丁基锡-羧甲基壳聚糖酯(CMC-SnBu3).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负载率的影响.用IR、TG、DTA 和 XRD 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对该产物进行杀钉螺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的负载率可达44.7%,产物 CMC-SnBu3的热稳定性和结晶度与原料相比都有所下降,当其浓度为 0.5 mg/L 时,浸杀 2 d,钉螺的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三苯基锡壳聚糖羧酸酯的合成及其灭螺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意  刘又年  曹佐英 《合成化学》2008,16(2):158-161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接枝骨架,三苯基氯化锡为接枝单体,在80%甲醇中,于20℃反应2 d,合成了新化合物--三苯基锡壳聚糖羧酸酯(2),其结构经IR,TG,DTA和XRD表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2中Na 和sn4 的含量,得到2的取代度为0.47.杀钉螺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c(2)>10 mg·L-1时,能抑制钉螺上爬;c(2)>1 mg·L-1,室温浸泡3 d后,钉螺的死亡率达100%.2具有高效的杀钉螺活性.  相似文献   
7.
用磷酸二氢钠和尿素在稀醋酸介质中对壳聚糖(CTS)进行磷酸化改性,得到壳聚糖磷酸酯(P-CTS),然后在85%的甲醇中与三苯基氯化锡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出三苯基锡壳聚糖磷酸酯(P-CTS.SnPh3),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用所得产品进行杀钉螺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当其浓度在0.5mg/L以上时,浸杀3d后,钉螺的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