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以2-氨基吡啶与五种卤代烷反应,制得相应的N-烷基-2-氨基吡啶季铵盐卤化物,再与7,7,8,8-四腈代对苯醌二甲烷(TCNQ)或与锂-7,7,8,8-四腈代对苯醌二甲烷(LiTCNQ)反应,得到离子自由基型电荷转移复合物。对1:1复合物及1:2复合物的制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顺磁性及电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乙腈中生成1:2复合物,而不生成1:1复合物;季铵盐上烷基较大时(如C4H9,C5H11),由于空间阻碍效应,在溶剂中不易生成1:2复合物,不易结晶;烷基大小对生成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电导率有影响。这类单盐和复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顺磁共振谱很易鉴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电化学氧化聚合条件下所得聚吡咯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图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等。对聚吡咯的电导性、电导率的依赖性、化学结构及结晶性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王萍  万梅香  毕先同  姚幼新  钱人元 《物理学报》1984,33(12):1771-1775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以BF4-,HSO4-和ClO4-掺杂的聚吡咯薄膜,其电导率和电导率的温度依赖性分别用标准四探针法和电压端短路法VSC(Voltage Shorted compaction)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由标准四探针法所得到的电导率的温度依赖性呈现典型的半导体特性。由于掺杂聚吡咯薄膜的形态是块状物的堆砌,四探针法所得电导率及其温度依赖性由块与块之间的接触电阻所限制,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