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田田  王德华  黄凯云 《物理学报》2011,60(5):53203-053203
利用闭合轨道理论,研究了氢负离子在金属面和弹性界面组成的微腔中的光剥离截面.结果表明,微腔的上下表面对氢负离子的光剥离截面产生很大影响.若固定金属面与氢负离子之间的距离不变,当弹性界面与氢负离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时,弹性界面对氢负离子光剥离截面的影响很小,光剥离截面的振荡幅度和振荡频率与只有金属面时的情况类似.随着弹性界面和氢负离子之间距离的不断减小,光剥离截面的振荡幅度增大,振荡频率减小.若保持氢负离子和弹性界面之间的距离不变,随着金属面和氢负离子之间距离d0的不断增大, 关键词: 光剥离截面 闭合轨道理论 微腔  相似文献   
2.
王姗姗  王德华  唐田田  黄凯云 《物理学报》2011,60(5):53402-053402
利用闭合轨道理论和金属面附近氢负离子的双脉冲光剥离截面的计算公式,计算了氢负离子在金属面附近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光剥离截面.计算结果表明:如果脉冲宽度远大于闭合轨道的回归周期时,它对光剥离截面的影响很小;当脉冲宽度小于闭合轨道的周期或者可以和闭合轨道的周期相比较时,光剥离截面的振荡幅度大大地减弱.光剥离截面除了与脉冲宽度有关外,还与双脉冲之间的时间延迟、相位差有关.对于某些相位差, 双脉冲光剥离截面的取值增大; 而对于另外一些相位差, 光剥离截面的取值减小.因此,可以利用脉冲激光来控制氢负离子在表面附近光剥离 关键词: 激光脉冲 光剥离截面 金属面 闭合轨道理论  相似文献   
3.
从一个较广泛的认识心理角度,讨论分析了如何教好大学物理第一堂课。  相似文献   
4.
唐田田  王德华  黄凯云  王姗姗 《中国物理 B》2011,20(6):63205-063205
Based on the closed-orbit theory, the magnetic field effect in the photodetachment of negative ion in the electric field near a metal surface is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can produc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hotodetachment of negative ion near a metal surface. Besides the closed orbits previously found by Du et al. for the H in the electric field near a metal surface (J. Phys. B 43 035002 (2010)), some additional closed orbits are produced due to the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For a given ion-surface distance and an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the cross section depends sensitively on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s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is very small, its influence can be neglec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the number of the closed orbits increases greatly and the oscillation in the cross section becomes much more complex. Therefore we can control the photodetachment cross section of the negative ion by changing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We hope that our results may guide future experimental studies for the photodetachment process of negative ion in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 fields and surfaces.  相似文献   
5.
取代的α-羟烷-β-羟基-吡咯烷和哌啶是许多具有重要生理活性化合物,特别是氮杂糖的结构单元.例如,(-)-swainsonine 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生物碱:是溶酶体的α-甘露糖酶及甘露糖酶Ⅱ的有效抑制剂,具有抑制癌细胞转移和扩散,以及抗癌的活性.它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抗癌药物测试的糖蛋白抑制剂.澳洲栗精胺3是葡萄糖苷酶的强力抑制剂,能抑制病毒复制,具有显著的抗癌、抗病毒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张敏  唐田田  张朝民 《物理学报》2014,63(2):23302-023302
运用三态模型和含时波包方法,研究了NaLi分子处于强飞秒抽运-探测激光场中的波包动力学过程和时间分辨光电子能谱,并且揭示了飞秒激光脉冲参数与NaLi分子光电子能谱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激光波长,波包的振动周期是不同的,而且随着抽运-探测脉冲延迟时间的不同,NaLi分子光电子能谱的谱峰高度和位置发生变化;当λ1=352 nm并且?t=400 fs时,外阱中相应的光电离信号(0.5 eV处)明显强于内阱中相应的光电离信号(1.35 eV处).计算结果表明,NaLi分子激发态41Σ+上波包动力学的一些信息能够通过其光电子能谱反映出来.这些结果可以为实验上实现分子的光控制以及量子操控过程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姗姗  王德华  黄凯云  唐田田 《物理学报》2011,60(10):103401-103401
利用波包演化和自关联函数方法对H-在金属面附近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面附近光剥离电子的波包演化和回归结构与H-到金属面的距离、激光脉冲的脉冲宽度和初始动量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离子表面距离和激光脉冲的参数对光剥离电子的动力学性质进行调控研究.除此之外,光剥离电子的镜像态寿命对波包的演化和自关联函数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考虑镜像态寿命的影响时,随着时间的演化,波包概率密度的振幅逐渐减小,波包整体上有明显的衰减,寿命对波包演化过程中的干涉有削弱的作用;通过对电子波包的自关联函数研究,发现无限长寿命的电子波包有很好的量子回归现象,而当考虑寿命因素后光剥离电子波包随着时间的演化会发生周期性的坍塌和扩散,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回归现象消失.本文的理论研究可以为表面附近电子波包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波包 演化和回归 自关联函数 金属面  相似文献   
8.
唐田田  张朝民  张敏 《物理学报》2013,62(12):123201-123201
利用半经典开轨道理论, 研究了磁场和金属面附近氢负离子的剥离电子通量分布, 并揭示了电子通量分布中的振荡结构与经典轨道之间的关系.固定离子到金属面的距离, 研究了不同的磁场强度对电子通量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于与电子通量分布相联系的剥离电子的经典轨迹增加, 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 通量分布变得复杂. 此外发现剥离电子的能量变化也会影响电子通量分布.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大小和剥离电子的能量来调控剥离电子通量分布和干涉图样. 研究结果对于理解负离子在外场、表面附近的电子流通量和剥离电子干涉图样问题以及将来实验研究负离子的光剥离显微问题都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开轨道理论 电子通量 金属面 磁场  相似文献   
9.
根据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研究了矩形腔对氢负离子的光剥离进程的影响,利用反射定律分析矩形腔中与光剥离截面相联系的剥离电子运动的闭合轨道,推导出该体系下的光剥离截面公式,在线性极化光的作用下,研究了腔的尺寸对光剥离截面的影响,并将其与麻志君等用量子力学方法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矩形腔的存在及其大小对光剥离截面中由闭合轨道相联系的返回波与波源函数发生干涉引起的振荡有很大影响,且振荡曲线随着矩形腔的尺寸变化明显;当激光极化方向沿着x轴或者y轴时,半经典方法与量子力学方法的结果一致,当激光极化方向沿着Z轴时,由于矩形腔在z轴上对光剥离截面不作用,采用半经典方法光剥离截面与无场的情况相同,但是采用量子力学方法,其结果中却出现振荡,表明半经典方法研究此体系结果更准确.研究结果可对研究负离子光剥离以及外腔中的电子输运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According to the semi-classical theory, we study the photodetachment microscopy of H- in the electric field near a metal surface. During the photodetachment, the electron is photo-detached by a laser and the electron is drawn toward a position-sensitive detector. The electron flux distribution i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position. Two classical paths lead the ion to any point in the classically allowed region on the detector, and waves traveling along these paths produce an interference pattern. If the metal surface perpendicular to the electric field is added, we find that the interference pattern is related not only to the electron energy and the electric-field strength, but also to the ion-surface distance. In addition, the laser polarization also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lectron flux distribution. We present calculations predicting the interference pattern that may be seen in experiment. We hope that our study can provid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electron flux distribution of negative ions in an external field and surface, and can guide futur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negative ion photo-detachment microsco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