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1.
以等比例的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树脂为原料,先通过低温共混制备聚乳酸全立构粉末,然后将立构粉末与成核剂、玻璃纤维等混合,直接在注塑机中成型,注塑样品经热处理后,得到高耐热性能聚乳酸(PLA)样品,经测试,其维卡软化温度高达165 ℃以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样品富含立构物结晶,立构物结晶熔融焓高达27.6 J/g。 拉伸强度较纯PLA也有大幅提升,达到129 MPa。  相似文献   
2.
功能化SEBS的制备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反应接枝的方法将(3-异氰酸酯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2-丙烯酯(TAI)引入到聚苯乙烯-6-聚(乙烯-co-丁烯)-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上,以实现SEBS的功能化.以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力学分析(DMA)等手段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引发剂、单体用量对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TAI的自聚倾向低,已成功接枝到SEBS上,接枝后的SEBS分子量高且分子量分布宽,接枝后聚(乙烯-co-丁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刘焱龙  柯卓  尹立刚  石强  殷敬华 《应用化学》2009,26(10):1129-1133
采用新型双路易斯酸, 三甲基氯硅烷和三氯化铟,为催化剂引发傅氏烷基化反应,实现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聚苯乙烯(PS)共混物的原位增容。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物的存在。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反应共混体系和简单物理共混物的形态, 前者分散相的尺寸小于1 μm, 后者分散相的尺寸则较大, 一般为3~4 μm。原位生成的接枝物起到相容剂的作用,增容后的样品的力学性能得到较明显的提升。如:当POE /PS 为40/60 (wt%) 时, 与相同组成的物理共混的POE/PS 相比, 其悬臂梁冲击强度由1.9 kJ/m2 增加到9.7 kJ/m2, 断裂伸长率由3.4%提高到46.3%。增容后共混物的流变性能与物理共混物相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