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9篇
晶体学   4篇
物理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500 0g样品经硝酸3mL、过氧化氢2mL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样品溶液中Na、Mg、Ca、Al、Cu、Zn、Fe、Mn、Se、Pb、Cd、As、Hg和Cr的含量。采用0.5%(体积分数)硝酸的基体酸度增强分析元素的信号强度;在两次测试之间用100μg·L-1 Au-5%(体积分数)硝酸溶液清洗仪器,降低Hg的吸附效应;利用甲烷碰撞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分析过程中的质谱干扰,选择Sc、Y、In、Bi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1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信号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在0.003~0.039μg·L^(-1)之间。方法用于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 10027,各元素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6%~14%之间。  相似文献   
2.
本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银、钴和铂原子纳米团簇的熔化过程,模型采用的是Joh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较大原子数目的纳米团簇其熔点随尺寸单调增加,而较小原子数目的团簇熔点和尺寸呈现无规则变化;大多数团簇在熔点附近都出现了负热容现象,说明负热容是纳米团簇在熔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3.
4.
谢孟峡  徐晓云  王英典  刘媛 《化学学报》2005,63(22):2055-2062
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人血清白蛋白(HSA)与4',5,7-三羟基二氢黄酮(naringenin, NAR)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紫外光谱显示, 在生理pH下NAR分子中A环7位的酚羟基发生部分解离, 7位酚羟基的解离使A环与B环上羰基形成的共轭体系的紫外吸收峰发生明显红移;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该谱带发生了进一步的红移, 说明该共轭体系参与了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在药物与蛋白质浓度比(cNAR/cHSA)为0.1~10 的范围内, NAR在HSA上只有一个结合位点(可能位于site I), 结合常数为1.27×105 L•mol-1 (n=5, RSD小于5%). 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药物对蛋白质荧光猝灭的影响, 发现药物分子中的没有解离的活性基团在结合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在缓冲水溶液和重水溶液中分别测定了与药物作用前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NAR和HSA之间的相互作用使HSA的α-螺旋结构的含量明显降低, 而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的含量增加, 无轨结构在药物浓度较高时也有少量的增加. 结合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 探讨了HSA与NAR相互作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可低压驱动的金刚石薄膜冷阴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在金刚石薄膜表面沉积超薄金属薄膜作为栅极的方法,在10V左右的低压下观察到场发射现象,其发射电子的发散角度为10°左右,接近于面发射;而孤立的金刚石颗粒几乎观测不到场发射。金刚石薄膜的场发射可能来自晶间相。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地区市售川楝子药材中川楝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为川楝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8∶72,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5℃.不同来源川楝子药材中均含有川楝素但含量差异较大,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川楝子含量测定项下的限量标准.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川楝子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金属离子交换分子筛的NO吸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固定床流动吸附装置上利用吸附一脱附法测定了各种金属离子交换分子筛上NO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ZSM-5上NO的可逆吸附量(qrev)与不可逆吸附量(qiir)随交换金属离子的不同而不同.单位交换金属离子的NO可逆吸附量(qrev)与不可逆吸附量(qiir)随分子筛铝含量的减少而增加.qrev与qiir在ZSM-5分子筛上不随交换度变化,而在丝光沸石上却随交换度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8.
周定邦  刘新典  李志青 《物理学报》2015,64(19):197302-197302
利用射频溅射法在石英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一系列面心立方结构的多晶TaN1-δ薄膜, 并对其晶体结构和2–350 K温度范围的电子输运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薄膜呈多晶结构, 并且平均晶粒尺寸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 电输运测量结果表明, TaN1-δ薄膜在5 K以下表现出类似超导体-绝缘体颗粒膜的电输运性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 薄膜在10–30 K表现出类似金属-绝缘体颗粒膜的性质; 在70 K以上, 热涨落诱导的遂穿导电机理主导着电阻率的温度行为. 我们的结果表明: TaN1-δ多晶薄膜的类颗粒膜属性使其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负的电阻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9.
The period of a torsion pendulum would vary under the disturbances of environmental noise factors. In order to subtract the period of the pendulum from external influence, we employ the correl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period with a high precis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lative precision is improved to be proportional to 1/m^3/2 with the number of the period m,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mean that is proportional to 1/m^1/2,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ravitational constant with the swing time method.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各向同性热解石墨切削过程中单晶金刚石刀具磨损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对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进行了切削试验.观测了刀具磨损形貌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刀具磨损机理以及刀具磨损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切削距离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单晶金刚石刀具后刀面磨损区域逐渐增大,磨损形貌分为平行沟槽和微细网状两种.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状切屑和交变应力分别是导致磨粒磨损和解理磨损的主要原因.切削距离300 m内,试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值Ra在0.2~0.4 μm之间波动,切削距离达到l000 m以后,试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值明显增大,但是保持了相对稳定,表面粗糙度值Ra约为0.8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