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29篇
物理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人工神经网络法用于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把人工神经网络(ANN)法应用于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离条件的优化,给出了反向传播(BP)的ANN模型的具体算法。用正交试验法同时考察了缓冲溶液组成、浓度、pH值和有机添加剂浓度等实验因素对HPCE分离合成色素和防腐剂的影响,采用误差反向传播方法建立了有效的ANN预测模型,预测最佳分离条件,获得了满意的分离结果。  相似文献   
3.
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发中硒时不同改进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生物体中硒的测定,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所用方法也相当广泛。本文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对人发中硒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对使用较多的两种硒的基体改进剂:铜与镍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铜较镍在某些方面更为优越。当选用100 μg/mL的铜作改进剂时,硒的特征浓度为0.13 ng/1%abs,测定精度为3.4%~5.4%;线性范围达400 ng。  相似文献   
4.
5.
部分水溶性维生素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戈  何金兰 《色谱》1997,15(2):156-158
详细探讨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硼砂浓度、溶液PH值、电泳电压对部分水溶性维生素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行为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4min内完成5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详细讨论了胶束浓度、间接吸收背景物质的浓度及有机添加剂组成等对部分卤素及其含氧酸根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3.5min内高效、快速地完成了Cl-、Br-、ClO3-、BrO3-四种无机阴离子的分离分析,分离的理论塔板数在1.6×106~2.8×105/m之间,检出限在11.2~23.3mg/L之间,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2%~2.2%之间;并将方法用于环境水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膜上痕量亚甲蓝样品的间接光声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金兰  李小戈 《分析化学》1997,25(6):640-643
介绍了一种新的膜上痕量样品分析方法与实验装置。利用间接光声效应对光吸收物质进行检测,全文对方法原理、实验装置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尽讨论。膜上亚甲蓝定量线性范围1×10^-6 ̄1×10^-4mol/L,检出限为46pg。  相似文献   
8.
用原子吸收光谱对痕量铬作价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金兰 《分析化学》1995,23(9):1047-1050
本文详细研究了鱼腥藻对Cr^3+和Cr^6+离子的选择吸附条件,发现Cr^3+的最佳吸附PH值为4-5;Cr^6+的最佳PH为7左右,一定量柠檬酸能抑制Cu^2+,Pb^2+及Cd^2+对Cr^6+的吸附干扰。建立了痕量铬的不同价态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对金属离子与藻之间的吸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盐酸、硫酸、硝酸、亚硒酸及硼酸中锡的石墨炉原子吸收特性,对锡在不同基体中的原子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硼酸是石墨炉法测定锡时的一种较好的化学改进剂;1%的硼酸加入可克服一定含量的硫酸与盐酸的干扰。并利用XRD与XPS对硼酸与锡共存时的石墨表面进行了结构与状态分析。提出了硼酸与锡共存时,锡的原子化历程。  相似文献   
10.
苯酚与苯二酚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十二烷基硫酸负作胶束,分别在磷酸二氢钠和硼砂缓冲体系中,分离了苯酚与苯二酚的3种同分异构体,详细研究了不同背景电解质同离子体系中,胶束浓度与流动相pH值对分离效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下4min内完成了苯酚与苯二酚3种异构体的分离,分离效率及理论塔板数为2.1×10^5~3.1×10^5/m,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6%以内,峰高定量分析精度在3.1%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