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69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26篇
物理学   1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提问,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问的设计和提问的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团队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虹  胡林 《物理实验》2003,23(10):28-30
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在普通物理实验实施团队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实践表明,团队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是中学数学一名教师,89年后因工作需要,兼任了财会班的珠算课教学。在这短短的两年多中,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真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所任教的这个班中,培养出二十余名珠算能手,并为兰溪市培养出第一个能手一级的珠算高手,  相似文献   
5.
王崇臣 《大学化学》2007,22(4):28-30
在元素化学教学中,通过密切联系实际、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化学史的穿插以及环保意识的渗透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学堂等现代手段,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课引入对一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的引入才是高效的,以“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为课例,对故事引入、化学事实引入、化学发展史引入、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引入等4种新课引入方法进行对比,旨在探究相同教材的不同引课方法所带来的不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理学原理及技术大量、普遍地引入医学诊断与治疗,使医用物理学这门课程日显重要.文中介绍了在这种背景下,提高医用物理学教学效果的有关探索,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课程内容体现“医学”特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宗利强 《中学数学》2012,(14):45-47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最高的效率推动学生的一般发展,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一般认为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从有效教学方面看数学的变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通过变换原问题的条件、结论及形式引导学生从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期在一次初中数学教研活动中,观摩了四位老师执教"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总体感觉享受了同课异构的精彩纷呈,执教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立意也值得反思回味,本文记录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尝试解读他们的教学立意,与同行研讨.一、"两种"教学设计(一)第一种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和系数的概念,会准确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10.
微话题一般指小的讨论的主题.笔者在初中数学中引入微话题是对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选择契合的微话题.微话题探讨式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师生围绕微话题进行探讨,教师多听少说,在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通过追问等方式参与探讨,进行相机引导,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出发,引导学生再发现进行自主建构,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邻补角与对顶角”为例谈谈如何以“微话题探讨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