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42篇
化学   912篇
晶体学   12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330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用溶剂过滤法改善电子密度图,依据Collins提出的一级结构,重新建立天花粉蛋白分子模型。使用2.6分辨率衍射强度数据和约束参数最小二乘法,对处于晶体学不对称单元中两个天花粉蛋白分子(共3828个非氢原子)进行晶体学修正。修正结果,偏离因子R=0.223,键长根均方误差r.m.s=0.023,新的分子模型和以2F_0-F_o为系数的电子密度图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2.
从含有M Fe(M=Mo,Fe)结构单元的双核配合物Mg(DMF)_6[Fe_2S_2Cl_4]及Mg(DMF)_6[FeCl_2·MoS_4]起始,经不同的组合反应,分别得到Fe_4S_4,MoFe_3S_4及Mo_2Fe_2S_4单立方烷簇合物。讨论了这一反应的某些特点并报道了双桥联六配体的Mo_2Fe_2S_4(C_4H_8dtc)_6的晶体与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Fe_3(μ_3-Te)_2(CO)_9同Mo_2(CO)_6(η~5-C_5H_5)_2反应合成出标题化合物。结晶学参数如下:空间群Imm2,620个I≥2σ(I)的独立衍射参加最小二乘法修正结构,最终R因子值为0.022。X射线分析表明Mo_2Fe_2形成一蝴蝶型结构,其中两钼原子占据两蝴蝶翼的交界处,Mo—Mo=2.819。两个铁则处于蝴蝶翼的顶端,Mo—Fe=2.932(2)。每个钼原子与一个环成二烯基键联,三个羰基配体以端基的形式与每个铁原子键联。一碲原子处在蝴蝶型开口的上方键联四个金属原子,Mo—Te(μ_4)=2.625(2),Fe—Te(μ_4)=2.713(2)。两个μ_3-碲原子处在μ_4-Te原子的对面,分别处在二个FeMo_2三角面上,Mo—Te(μ_3)=2.678(1),Fe—Te(μ_3)=2.513(3)。整个分子具有严格的C_2v对称性,整个簇骼结构可看成双帽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4.
钼簇合物Mo_3(μ_3—S)(μ—S)_2[μ—SOP(OEt)_2][S_2P(OEt)_2]_3(O)_2和CuCl_2·2H_2O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组成为Cu_8Cl_2[S_2P(OEt)_2]_6。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晶胞参数a=11.578(5),b=12.663(3),c=14.317(4);α=55.54(2),β=57.35(3),r=72.23(3)(°);Z=1;D_(calc.)=1.926g·cm~(-3)。对3573个Ⅰ≥3σ(Ⅰ)的独立衍射的偏离因子R=0.075。研究表明,晶体是由以Cu_8Cl_2[S_2P(OEt)_2]_6为结构单元的链式分子所构成。其中,8个Cu原子组成一个立方体笼腔,每个Cu(+1)配位氛围为四配位四面体构型,Cu—Cu间距为3.018—3.437,未形成金属一金属键。这种Cu(+2)夺取Mo簇合物配基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Waugh-型镍钼杂多酸的量子化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经验INDO法,完成了Waugh-型镍钼杂多酸(NH44)6〔NIMO9O32〕·6H2O的量子化学计算,得到146个成键轨道和78个反键轨道,轨道能级,电荷和键序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表明杂多酸分子中端氧和Ni都可能为化学活性中心,各原子轨道在分子轨道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其HOMO和LUMO能级皆为负值,其体系具有进一步接受电子的能力。这些结论与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合成的过渡金属原子以四配位形式存在的钼铁硫链状化合物共有四种簇骼形式。它们的合成有一定的规律。这些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红外、近红外、可见和紫外吸收光谱、顺磁共振谱、磁化率以及穆斯鲍尔谱都有一定的规律。从这些规律总结了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Ni(en)_3[Ni(en)_2Ag_2(NCS)_6]·H_2O晶体的d-d电子吸收光谱,吸收峰为11300,13150,18650,23000,28700cm~(-1)。用配位场理论进行了电子能级的分析和计算。在不用反磁性介质稀释的情况下直接测定了该晶体在77K时的EPR谱,观察到了零场分裂和半场跃迁。g=2.169±0.020,g_⊥=2.164±0.020,|D|=0.095±0.003cm~(-1)。本文对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类观察和利用晶体的日子已经十分悠久,自然界中的晶体则已渡过了更加漫长的岁月.那么晶体又怎么会与年青的激光技术携超手来呢?这不能不归功于近一世纪来人们对物质(特别是单晶体)微观结构的深入研究.正是由于人们对各种晶体的空间结构和晶体中离子的光谱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对晶体中离子的能级分布和能级间的跃迁几率以及能级间跃迁发射的光谱波长,强度、线宽等参数有了深入的了解,才于1960年在红宝石晶体上实现激光发射,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激光科学技术.到目前为止实现激光发射的晶体已超过两百种,人们在研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Fe_3(μ_3-O)(μ-O_2CH)_6(H_2O)_2(O_2CH)]·2H_2O(简称)在乙炔、水汽体系中的反应行为。发现当温度高于220℃,脱落部分配体的具有活化乙炔进行加成反应的性能。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此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探索,报道了产物的定性及半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代用品中钾和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火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代用品中钾,钠,使用镧和氯化铯,消除了电离干扰和共存元素干扰,本法简便,快速,本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