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3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2259篇
化学   4555篇
晶体学   107篇
力学   365篇
综合类   108篇
数学   79篇
物理学   93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广义热弹性理论,结合达西定律,对Biot波动方程进行修正,研究了一个受到荷载作用的多孔饱和地基的热--力多场耦合动态响应问题。建立了多孔饱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热--力耦合模型及控制方程,该模型可退化为热弹性耦合模型。采用正则模态法求解,得到了问题的解析解,讨论了热--力耦合模型和热弹性耦合模型的区别,分析了荷载频率变化对地基中各物理量的影响。最终给出了无量纲的竖向位移、超孔隙压力、竖向应力和温度等物理量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92.
吸附树脂层析法是表征环境样有机物亲疏组分分布的常用方法。作为柱层析的基本参数,临界保留因子对亲疏物质的吸附及分离效果具有潜在影响。以河北某库的样为例,将有机物分为亲物(HIS)、疏酸(HOB)、疏碱(HOA)和疏中性物(HON),考察了在不同临界保留因子分离条件下(kcr=5, 10, 25, 50, 100)亲疏组分有机物含量分布,并着重考察了其光谱学特性。研究发现,亲疏组分的浓度分布取决于kcr值的设置,疏组分的比例和疏程度随kcr的增大而增大。在250~280 nm波长范围内,亲组分HIS的紫外吸光度随kcr的增高而增高,而疏组分HOA和HOB则呈现相反趋势,亲与疏组分之间的紫外光谱差异性随kcr增大而增大。此外,疏组分单位质量浓度的吸光度对kcr的取值敏感,推测kcr可能影响所得组分的芳香族官能团性质。进一步考察了各组分的三维荧光光谱,并采用荧光区域积分和荧光指数对图谱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亲疏组分的荧光峰形态、荧光区域分布和荧光团密度与kcr值有关,荧光指数BIX,HIXem和Peak T/C对kcr的取值敏感,说明kcr可能对所得组分的具体化学组成乃至迁移转化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在分离并表征环境样的亲疏组分分布时,应特别注意临界保留因子的设置并明确标明其取值。  相似文献   
993.
吴炬  程先华 《摩擦学学报》2006,26(4):325-329
研究了芳纶浆粕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了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芳纶浆粕纤维能够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当纤维体积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最小;在润滑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比干摩擦下的明显降低,这是由于起到了润滑和冷却作用;干摩擦时的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塑性变形,润滑时主要为犁削和轻微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了同时测定饮用中2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用75 μm CarboxenTM-Polydimethylsiloxane(CAR-PDMS)固相微萃取柱顶空萃取样中的VOCs,VOCs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采用内标法定量.对萃取柱涂层、样品盐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VOCs的检出限在0.03~0.31 μg/L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0.996(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除外).对饮用实际样0.50μg/L和1.00 μg/L两个加标浓度平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三氯甲烷回收率均值分别为104%和142%,其余VOCs回收率分别为90.0%~120%和88.0%~110%,除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外,其余VOCs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0%(n=6).该方法适用于饮用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5.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溶液中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引发,一步制得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P(AM-co-AA))凝胶。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A)对P(AM-co-AA)凝胶的结构、形貌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MBA质量含量、AM质量分数以及中和度对P(AM-co-AA)凝胶吸附孔雀石绿(MG)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引发机理。结果表明,凝胶对MG的最大吸附量为864mg/g。  相似文献   
996.
以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作为功能单体,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制备得到不同黄芩苷含量的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通过红外、紫外、扫描电镜和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所得凝胶的结构、形态、温敏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黄芩苷的加入导致聚合凝胶由无色变为黄色,所得凝胶孔壁出现褶皱,孔洞尺寸随黄芩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黄芩苷在凝胶基体中主要起到模板作用,它的引入并未改变纯凝胶的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VPTT仍保持在32~34°C,但温度敏感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改善了纯凝胶的溶胀度和温度脉冲响应性,提高了储能模量。  相似文献   
997.
以羟丙基纤维素为模板,在溶液中合成了不含表面活性剂的聚甲基丙烯酸(PMAA)纳米凝胶。再以该PMAA纳米凝胶为模板,合成了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聚甲基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MAA-PNIPA)核壳结构纳米凝胶。对纳米凝胶的形态、结构、pH以及温度敏感性的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凝胶粒径为338.8~407.9 nm,并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体积相转变具有良好的pH及温度响应性,这种绿色合成的生物相容性新型核壳结构纳米凝胶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应用薄层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硝基苯/两相界面间,且有共同离子四丁基铵TBA+存在于两相中,在有机相中的四氰化二甲基苯醌(TCNQ)与相中的K4Fe(CN)6之间发生的反向电子转移反应。在直径为0.64cm的裂解石墨电极上用2μL硝基苯溶液使之自然扩散在电极表面形成薄层的有机相,并以此作为工作电极。对电极为铂丝(0.5mm),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均置于总体积为2mL的相中。由于共同离子TBA+的诱导,在硝基苯/界面间,在已氧化的TCNQ+阳离子(在有机相中)与[Fe(CN)6]4-阴离子(在相中)之间发生了反向电子转移反应。试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改变两相中共同离子的浓度,可使一些不能发生的两相界面的电子转移反应得以发生;这类电子转移反应系受界面电位差所控制。此外,还测得了在恒定的共同离子浓度比值的条件下,此两相界面电子转移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为0.135cm.s-1.mol-1。  相似文献   
999.
谢敏 《分子催化》2012,26(2):99-104
为反应介质、NBS为氧化剂,在相无催化剂条件下实现了醇的氧化.芳香醇、脂肪醇都可以达到95%以上的醛(或酮)产率,但该体系对一些含供电子取代基的醇的反应活性不高,选用salen-Co(Ⅲ)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可拓宽反应的底物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00.
葛明海 《化学教育》2012,33(7):23+31
萃取作为高中生进入高中最先接触的新知识,是“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2个难点之一(另一难点为粗盐提纯中试剂的顺序).在教学中,学生理解与掌握得好坏不仅影响成绩,而且关乎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如果依据新课程理念,从教师教的角度剖析实际教学过程,将发现萃取的教学过程在教材的处理、概念的形成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