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化学   160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413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532篇
物理学   9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针对高流强粒子束与绝缘毛细管相互作用的特点, 设计制作了一套64通道一维位置灵敏电流分布探测器及其配套的数据获取系统, 该探测器可分辨最小直径为1 mm的束斑, 通过数据获取系统可实现可视化自动数据采集。 用2 nA和200—2000 eV电子对探测器进行了定标, 并用10 μA和2000 eV的电子束穿越锥形毛细管后的出射电子, 对探测器及数据获取系统进行测试, 获得了出射粒子的位置分布谱及能量信息。 A 64 channel position sensitive current distribution detector with 1 mm position resolution was developed, while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LabVIEW software. The test result obtained by using a 2 nA, 200—2000 eV electron beam deflecting by different voltages and the position spectra of 10 μA, 2000 eV electrons transmitted through a glass capillary was measur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detector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charged particles with strong beam current through the capillary.  相似文献   
92.
HIRFL-CSR电子冷却束流位置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率的电子冷却过程, 要求电子束与离子束位置平行且重叠。 为了同时测量电子束与离子束的位置, 在HIRFL CSR电子冷却装置上研发了以容性圆筒形极板为感应电极的束流位置探测系统。 系统测量束流通过探针时产生的脉冲感应信号, 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信号, 分析4个不同电极上频谱信号强度获取束流的位置信息。 测量结果表明, 该束流位置探测系统测量准确, 为定量研究储存环离子累积和电子冷却过程与两种束流相对位置及角度的依赖关系提供了条件。 The efficient electron cooling requires that the ion beam and electron beam are parallel and overlapped.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positions of ion beam and electron beam simultaneously, a beam position monitor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the HIRFL-CSR electron cooler device, which probe consists of four capacitive cylinder linear cut poles. One can get the both beam positions from the picking up signals of four poles by using Fourier transform(FFT) metho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am position monitor system is accurate. This system is suitable for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ctron cooling processing and the angle of ion beam and electron beam.  相似文献   
93.
气体探测器有成本低廉、制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方便使用等特点。研制了一种5层板结构的延迟线平行板雪崩电离室(PPAC),用于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的实验。在57.6 MeV/u的6He束流条件下测试了这种探测器对高能轻粒子的适用性,得到了位置分辨为1.8 mm (FWHM), 时间分辨为2.6 ns, 以及可靠的探测效率。The gas detector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easy preparation, reliable capability and convenient for use etc. A delay line parallel plate avalanche counter(PPAC) with five plate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experiments at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RIBLL). The applicability of counter for high energy light ion has been tested with 57.6 MeV/u 6He beam. A position resolution of ~1.8 mm(FWHM) and a timing resolution of ~2.6 ns are achieved.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is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微型网状结构的气体探测器一维位置编码读出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设计了一块灵敏面积为10 cm×10 cm的一维位置编码PCB读出电极。测试表明: 感应读出是可行的, 电荷按1∶2分配最为理想; 利用55Fe放射源X射线通过200 μm狭缝对准读出电极PCB板的正面中任意一条, 位置编码读出能很好地再现源所在狭缝的位置。针对其局限性, 提出了一维位置分组编码读出技术, 以解决相邻多条同时点火的情况。使用该读出技术, 使一维读出电子学路数节省量达到75%以上。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one dimensional position encoding read out for MICROMEGA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 10 cm×10 cm prototype of one dimensional position encoding read out electrode bas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was designed. Preliminary test indicates that the induction read out is feasible and the ideal charge distribution is 1∶2. X rays emitted from 55Fe source were collimated to one of strips on the read out electrode through a slit of 200 μm, position decoding well reproduced the position of the 55Fe source. For its limitations, we have proposed a one dimensional grouped position encoding read out technique to address a neighboring strips simultaneously fired situation. The amount of read out electronics is very easy to approach a obduction of 75% with position encoding read out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95.
在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钢管混凝土纯压拱失稳临界荷载的简化计算方法——等效柱法的研究,提出了等效柱法中考虑矢跨比影响的稳定系数K1 以及考虑初始几何缺陷影响的折减系数K2及其与现有规范相对应的计算公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考虑矢跨比因素的稳定系数的等效柱法能较精确地估算钢管混凝土纯压拱的非线性失稳临界荷载,且计算精度受含钢率和钢材种类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6.
确定初始电离位点是EI源质谱解析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初始电离位点的新方法. 该法通过计算和分析分子离子自旋密度, 进而比较从中性分子到分子离子的电荷变化和键长变化, 从而确定初始电离位点. 对简单吲哚类生物碱质谱的特征裂解机理进行了预测, 结果与标准物质的质谱吻合. 在此基础上, 与传统的根据基团电离能确定电离位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法优于电离能方法. 此法不仅可用于预测以α-裂解为主导的吲哚生物碱和其它含氮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还为揭示其它小分子化合物以及气相多肽离子的裂解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中性轴是梁弯曲分析的重要概念,其位置的确定是组合梁弯曲变形与应力分析的关键.采用相当截面法、加权平均法分析不同材料组合梁中性轴位置.采用相当和加权的概念进行组合截面的正应力与切应力分析.分析可知相当截面法概念清晰、加权平均法简单高效.相当截面法和加权平均法可简化组合梁的应力分析.分析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梁弯曲相关概念的...  相似文献   
98.
基于稀疏信号重构的阵元位置误差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国龙  邱龙皓  邹男 《声学学报》2017,42(6):677-684
阵元位置误差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水听器阵列的测向性能,为此在使用阵列之前需对该误差进行校正。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了一种对任意阵型适用的高精度阵元位置有源校正方法。结合远场阵列模型以及位置误差"有界"的特点,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将阵元位置估计转化为对稀疏信号的重构过程,建立了阵元位置误差模型,构造了该模型下凸优化函数,并采用l1-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进行求解,同时给出了物理解释和算法实施步骤。计算机仿真表明基于稀疏信号重构的校正方法性能明显高于子空间拟合算法,且性能接近相应克拉美罗下界,对于校正源方位误差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不受制于微小误差的假设以及初值的选取。该方法是一种可对阵列中的部分或全部阵元进行校正的高精度、稳健的有源校正算法。   相似文献   
99.
多通道近红外光光密度差异检测硬膜血肿的方法具有快速、无创等优点,光源周围检测器数量与位置对降低硬膜血肿程度预测模型的病态性,提高血肿检测精度至关重要。提出了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的检测器位置筛选方法。通过对距离光源位置2.0~5.0 cm范围内的30个检测器获得的光密度差异数据进行VIP分析,分析比较确定VIP阈值后从中筛选出4个检测器。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基于4个检测位置获得的吸光度差预测血肿发生部位吸收系数的预测模型,检测器VIP优化后血肿位置吸收系数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由4.08%降低到2.06%。可见利用VIP分析对检测器筛选后所建立预测模型仍可较好的对硬膜位置血肿程度进行判断。该研究为近红外光硬膜血肿检测中检测器位置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0.
近红外无创漫反射检测中光纤探头与被测组织之间接触压力变化会导致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差。以压力不敏感径向检测位置采集漫反射光信号,以此削弱接触压力带来的测量误差,并在Monte Carlo模拟与在体实验中验证了压力不敏感位置的存在性。首先,结合人体皮肤结构模型和力学特性,建立了接触压力与皮肤组织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利用Monte Carlo模拟仿真分析了不同接触压力下1 000~1 320 nm波段内,不同径向检测距离处漫反射光强的变化;其次,搭建了基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多环光纤束检测系统,在体测量了三位志愿者在不同压力下的漫反射光信号。最后,评价了人体压力不敏感径向检测位置与其他位置处接收的光信号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在距入射径向距离1.3~1.5 mm范围内,接收到的漫反射光强近似不受压力变化影响,即存在压力不敏感径向检测位置。在体实验表明,在1 050,1 219和1 314 nm波长下均存在压力不敏感径向检测位置,位于距入射点0.78~1.0 mm范围内,初步验证了压力不敏感径向检测位置在人体的存在性,与其他径向位置相比,在压力不敏感径向检测位置处测得光强信号信噪比更高。因此,基于压力不敏感径向检测位置的测量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接触压力变化对接收光谱的影响,有望提高近红外无创漫反射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