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647篇
化学   1559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3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高热稳定性高有序性中孔Zr-P-Al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中孔氧化锆,依次用酸和水合氯化铝溶液对其进行后处理,得到了具有高热稳定性、高有序性的中孔Zr-P-Al材料. 样品的XRD,TEM 和氮气物理吸附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凝胶中的水量和陈化条件对样品结构有很大影响. 当反应凝胶配比为Zr(SO4)2:CTAB:H2O=1:0.27:240时,所得样品具有较规整的六方结构. 此样品经酸处理后,有序程度进一步提高. 将酸处理过的样品再用水合氯化铝溶液处理,得到的材料具有典型的中孔特征和很高的热稳定性. 最终产物经过700 ℃焙烧后具有416 m2/g 的比表面积,孔容积较大,孔径分布均匀,800 ℃焙烧后其比表面积仍可达到227 m2/g. 样品的高稳定性来源于锆、和铝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2.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衬底位置在Si(100)衬底上制备出了高取向的掺杂ZnO纳米线和纳米钉.测试结果表明,当衬底位于反应源上方1.5 cm处时,所制备的样品为钉状结构,而当衬底位于反应源下方1 cm处时样品为线状结构.对不同形貌掺杂ZnO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此外,在ZnO纳米结构的低温光致发光谱中观测到了一系列与掺杂相关的受主发光峰.还对掺杂ZnO纳米结构/n-Si异质结I-V曲线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器件具有良好的整流特性,纳米线和纳米钉异质结器件的开启电压分别为4.8和3.2 V.  相似文献   
83.
石膏是湿法酸过程形成的固体副产物。石膏中含有、氟、硅等有害杂质组分,极大影响石膏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巨量石膏堆存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生命安全。确定石膏中杂质物相的赋存状态,为石膏除杂净化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非常重要。以低温干燥后的石膏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确定石膏中杂质元素的组成,结果表明,石膏中的杂质元素含量较高的有P,Si,F和Al,含量较低的有Ba,Fe和Mg等。因二水硫酸钙物相强峰对杂质物相峰有较强遮蔽作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分析不能确定石膏杂质的物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石膏进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根据被检样品衬度的区别探明石膏的杂质物相,利用X射线能谱分析(EDS)成分确定杂质物相组成;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硫酸钙晶体表面以及混合杂质物相作进一步分析。EBSD分析结果表明,石膏中杂质物相主要包括二氧化硅、氟硅酸钠、氟硅酸钾、氟酸钙、氟化钙、硫酸钡、硫化铁、三氧化二铝等,此外还有硅、铝、、氟等杂质混合组成的复盐物相,其中二氧化硅、硫酸钡、硫化铁、氟酸钙和三氧化二铝为独立赋存物相,氟硅酸钠和氟硅酸钾的物相则混合分布在硫酸钙晶体之间,氟化钙杂质与硅、铝、、氟杂质复盐物相结合赋存。XPS分析结果表明,石膏中还存在硅酸钙、氟化铝、氟化镁、硫酸铝、酸铝、酸钙、酸氢钙和酸二氢钙等物相,其中酸钙、酸氢钙、酸二氢钙和氟酸钙四种物相的特征峰位分布极为接近。采用EBSD-XPS组合分析方法,不仅确定了石膏中杂质的物相,还阐明了杂质物相与硫酸钙晶体之间的构效关系。该研究为石膏杂质物相分析提供新途径,为石膏除杂净化及其综合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采用非均匀沉淀法制备了Al1P1.30TiaSib(a=0-0.51,b=0-0.90)复合催化剂,研究了邻苯二酚与甲醇在该催化剂上的气相o-甲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组成、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很大影响。其中Al1P1.30Ti0.30si0.17催化剂的愈创木酚收率最高,在反应温度为553K时,邻苯二酚转化率和愈创木酚收率分别为92%和86%。  相似文献   
85.
镱钼钒磷四元杂多化合物催化苯酚羟化分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瑛  王世铭等 《化学通报》2001,64(9):583-585,546
合成了具有Keggin结构镱钼钒杂多化合物,用IR,UV,XRD,ICP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杂多化合物对苯酚过氧化氢羟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用镱钼钒杂多化合物为催化剂,当(n(phOH):n(H2O2)=1:2,反应体系的pH=5.0,反应时间4h,苯酚转化率为41.66%,对苯二酚产率可达到40.24%。  相似文献   
86.
镧对红壤硝化、磷转化和酚分解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La对红壤硝化作用,转化作用和酚分解作用的影响,低浓度下,La对土壤的硝化作用和转化作用均有某些刺激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升高产生抑制作用并不断增加,La对土壤酚分解作用表现为剧烈的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La对土壤硝化作用和酚分解作用的抑制作用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含硫磷桥基的两核铁羰基簇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3(CO)12与杂环二硫代次膦酸盐SP(C6H4OR)(S)N(C6H5)NC(Me)(R=Me,Et)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硫桥基的双核铁羰基簇合物Fe2(CO)6[μ-η2-SC(Me)NN(C6H5)P(C6H4OMe)](Ⅰ)和Fe2(CO)6[μ-η2-SC(Me)NN(C6H5)P(C6H4OEt)](Ⅱ),以及簇合物Fe3(CO)9(μ3-S)2(已知).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谱学表征,并用X-ray衍射技术测定了(Ⅰ)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92(2)A,b=14.272(3)A,c=16.281(3)A,β=108.22(3).,V=2470.2(8)A3,Z=4.两核簇合物中含有两个桥基Fe-S-Fe和Fe-P-Fe,而且-C(7)-N(2)-N(1)-链连结在S、P原子间,形成了两个六员螯环Fe(1)SCNNP和Fe(2)PNNCS,增强了簇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8.
ICP—AES法测定生铁中硅锰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正交试验选择出最佳溶样条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生铁中硅,锰,,方法简便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8%。  相似文献   
89.
生铁系由生铁和铁重新熔炼而成 ,在铝电解生产中主要用于电解槽阴极棒的浇铸和阳极炭块的组装。据文献 [1 ]提高铝电解用生铁质量 ,可减少生铁热膨胀系数 ,使生铁与碳素体的接触压降降低 ,同时减少本身的电阻率 ,能有效提高电解生产效益。而生铁中的含量对其性能起决定性影响 ,因此对的测定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铝行业中对生铁含量的测定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 ,从生铁中的含量范围 ( 0 .8%~ 3.0 % )和操作简单快速能满足生产需要考虑 ,选用钒钼酸光度法。试样用稀硫 -硝混酸溶解 ,过硫酸铵氧化及碳化物 ,在适宜…  相似文献   
90.
赤霉素-二氯化锡混合液在钼蓝法测定水中无机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赤霉素-二氯化锡混合液作为钼蓝法的新显色剂。在 1.0 mol/L HNO3介质和有机相中 ,赤霉素-二氯化锡混合物与无机杂多酸反应生成杂多蓝,经萃取分离测定有机相,最大吸收波长为 69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36× 104 L· mol- 1· cm- 1。质量浓度范围在 0~ 3.0 mg/L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赤霉素-二氯化锡混合还原剂还原速度快,产物稳定性好,操作简便,该法用于水中无机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