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20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枸杞组分特征检测及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农产品的特征组分检测和溯源技术是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市场监管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了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及凝胶渗透色谱)、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近红外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枸杞有机化学成分和矿质元素检测中的应用以及枸杞溯源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其中应用较多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旨在为不同产地枸杞的质量控制和来源追溯提供参考,进而推动我国枸杞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2.
武哲  蒋文钧 《化学计量》1997,6(1):39-44,56
探索了将计量学基础理论引入化学计量工作的可能性,并对“目前需要对化学计量的‘溯源性’,‘校准’和‘认证’的定义作出更为准确的解释”这一问题以及标准物质在向SI溯源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3.
临床检验量值溯源及其标准物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临床检验量值溯源及标准物质在临床检验领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比较了国内外临床检验用标准物质及临床参考系统的研究现状。建议国家应投入资金,研制更多的高等级临床用标准物质,建立较完整的临床检验溯源体系,提高国际互认能力并降低重复测量费用。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一种溯源性标准物质体系,这种体系在化学计量中能准确地传递摩尔。有人认为,应该承认一种纯物质的量的基准作用,尽管它作为一种物理的人工制品不能进行广泛地传递。笔者对未来标准物质体系的发展,给出了一些实例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5.
杨淑丽  于明 《化学计量》1997,6(1):47-51
目前,化学分析测量结果的可比性常常建立在协议的基础上受到区域性限制。对于化学分析测量的国际可比性和一致性、测量结果的相互承认、化学分析测量向SI单位的可溯源性来说仍然缺少一个重要的选决条件。叙述了这种溯源的特殊性以及国际上对其建立所做出的努力。介绍了联邦德国物理技术研究辽在质谱说、同位素分析领域借助于热中子俘获后瞬时γ射线的光谱测定法、气体分析和pH测量技术对SI单位的溯源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6.
87.
叙述了研究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的必要性,讨论了实现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的基本途径及技术难点。指出了量值溯源的关键是对定值方法和分析过程质量保证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叙述了研究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的必要性,讨论了实现标准物质值溯源性的基本途径及技术难点。指出了量值溯源的关键是对定值方法和分析过程质量保证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开展了绝对辐射计溯源至低温辐射计的计量技术研究。选用激光作为光源,采用光斑非全覆盖绝对辐射计接收面的辐射功率模式进行校准实验。利用溯源至低温辐射计的陷阱探测器作为标准器定标激光器功率,然后通过替代法将量值传递至绝对辐射计。通过绝对辐射计光阑面积校准,实现激光功率与绝对辐射计测量辐照度的转化。通过对陷阱探测器的校准、绝对辐射计锥腔不同位置空间响应均匀性、锥腔的波长选择性等特性的分析,对实验所用绝对辐射计校准不确定度进行了详细评估,得到的校准不确定度为0.86%(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90.
出土玉器溯源是探索华夏玉器文明起源与演化的关键所在,无损测试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学术界对出土玉器产地溯源的研究,但至今为止,无损技术仍然是制约出土玉器溯源研究的瓶颈所在。利用便携红外光谱(portabl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p-FTIR, 带漫反射附件)+ 便携X射线荧光光谱(portable X-ray flourescence, p-XRF)技术组合对山东省文物与考古研究院发掘的大汶口文化出土蛇纹石质玉器的物相和化学组成进行了无损测试以及出土玉器产地溯源的探索。测试结果显示,大汶口文化的蛇纹石玉存在两种成因类型,其中7件玉器(M1005:3,M1006:4,M1013:12,M20:30,M11,T333:2B①:2,M49:04)属于超基性岩型,Fe,Cr和Ni含量较高,含较多磁铁矿包体,磁性较强,Cr/Ni值小于1且多数小于0.7,与现代泰山玉的产地特征基本一致,最大可能就地取材于附近的泰山山麓,为泰山玉的使用时间提前到5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另外4件玉器(M2004:1、B型环、M25:26、M26)具有低Fe,Cr和Ni含量,为富镁碳酸盐接触交代变质类型,其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上述研究结果确认p-FTIR和p-XRF结合能够实现对考古现场及馆藏多数未知玉器材料的快速鉴定,具有无需制样、矿物类型和元素组成可相互验证、无荧光干扰等优点,对部分特定类型的蛇纹石质出土玉器/材料可进行产地来源分析,是一种有优势的出土玉器无损测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