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篇
  免费   712篇
  国内免费   839篇
化学   1518篇
晶体学   48篇
力学   260篇
综合类   92篇
数学   610篇
物理学   14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71.
由于温室效应的危害和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二氧化碳加氢还原制甲醇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化学反应。最近几年的研究中,过渡金属/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该反应,这是因为过渡金属/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协同功能以及独特的光电子和催化性能。因此,发展该复合材料的尺寸可控制备方法显得很有价值。虽然使用物理方法可以大批量制备催化材料,但却难以实现金属和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因此,研究者们更多地倾向于使用化学方法来制备多组分催化剂材料。然而,为了获取活性金属相,该催化剂通常需要氢气还原步骤;同时,还需要表面活性剂来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这就使得大多数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需要很多步骤,从而导致金属/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催化性能的不稳定性。因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在回流乙二醇中一锅法合成金属(钯,金,银,铜)/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不需要任何表面活性剂。在该方法的制备过程中,钯和氧化锌可以通过减少各自的表面能从而在之后的聚集中互相稳定彼此来实现粒子的尺寸控制。此外,碳酸氢钠可以通过调整碱性度来控制钯纳米粒子的尺寸。而乙二醇作为一种温和的还原剂可以将钯离子还原成钯纳米粒子,同时还可以作为该制备过程的溶剂。在制备过程中,钯粒子通过热还原而成核和聚集,氧化锌纳米粒子则通过醋酸锌的热分解而形成。本文中,我们通过X射线衍射来分析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的相态,结果显示,没有杂相。我们使用透射电镜来研究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特征。此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被用来确认金属/氧化锌复合材料的成分组成,结果显示钯和氧化锌之间有金属和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为了确定复合材料的真实元素组成,我们对材料进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并且发现理论值和实验值相吻合。为了研究钯锌投料比和碳酸氢钠对钯粒子尺寸的影响,我们通过X射线衍射结果计算出不同钯锌投料比和碳酸氢钠反应量下钯粒子的尺寸,并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利用透射电镜图进行进一步直观验证。众所周知,Cu/ZnO/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是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优良催化剂,本文中研究的其他金属/氧化锌复合材料也可以很好地催化该反应。所以,为了进一步研究所制备的不同金属/氧化锌复合材料,我们将其作为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催化作用;结果显示,当钯锌投料比为1:9,反应条件为240oC,5 MPa时,其催化效果最好,二氧化碳转化率为30%,甲醇选择性为69%。其出色的催化表现可能是以下两个因素,其一是因为钯是氢气解离为活泼氢原子的良好催化剂;其二是因为钯和氧化锌之间的强的金属和载体间相互作用力可以使得氧化锌表面形成表面氧空穴。此外,我们发现大部分金属/氧化锌复合物都表现出很高的甲醇选择性,尤其是金/氧化锌催化剂,它的甲醇选择性达到了82%,只是二氧化碳转化率较低。最后,希望本文可以提供一种制备金属/氧化锌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且该方法可以为金属/氧化锌用于催化时提供干净的催化表面。  相似文献   
72.
本文根据堆积模型推测二甲亚砜氯化稀土LnCl_3·4DMSO的分子结构为[Ln(DMSO)_8][LnCl_6],与对PrCl_3·4DMSO的晶体测定结果一致。象[Pr(DMSO)_8][PrCl_6]这样的镧系元素配合物结构类型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3.
施继成  黄小荥 《结构化学》1995,14(4):293-296
SynthesisandCrystalStructureof(Et_4N)_2[Pd_2(mp)_2(mpH)_2]ShiJi-Cheng;HuangXiao-Ying;WenTing-Bin;DengYu-Heng;ChengChang-Neng;Li?..  相似文献   
74.
有机金属络合物用于高分子富氧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子勇  林尚安 《高分子通报》1994,(4):200-207,247
本文介绍了能够可逆吸附分子氧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用于高分子富氧膜的研究进展,以及以双重吸附理论进行的膜的促进输送机理。  相似文献   
75.
周敏  林国栋  张鸿斌 《催化学报》2007,28(3):210-216
以多壁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Pt催化剂Pt/CNTs并将其用于催化甲苯加氢脱芳(HDA)反应.结果表明,在1.0%Pt/CNTs催化剂上,在0.4MPa,373K,PhCH3/H2摩尔比=6/94和GHSV=120L/(h.g)的反应条件下,甲苯转化率可达100%,比反应速率为0.0523mmol/(s.m2),分别是γ-Al2O3和AC负载各自最佳Pt负载量催化剂1.4%Pt/γ-Al2O3和2.4%Pt/AC上相应值的1.17和1.18倍.甲苯加氢产物全部为甲基环己烷,其他可能的加氢产物均在气相色谱检测限以下.催化剂的表征研究揭示,用CNTs代替γ-Al2O3或AC作为载体并不会引起所负载Pt催化剂上甲苯HDA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发生明显变化.与γ-Al2O3或AC负载的相应催化剂相比,一方面,CNTs负载的Pt催化剂易于在较低温度下还原活化,并且其工作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Pt物种(Pt0)所占表面Pt摩尔分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CNTs负载的Pt催化剂对H2具有较高的吸附/活化和储存能力.这些促进效应对催化剂HDA活性的提高都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6.
范宝臣  沈琪  林永华 《有机化学》1989,9(5):414-417
本文以甲苯为配体, 研究了η^6-甲苯钐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揭示了配体芳烃与相应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结构有密切关系, 并进一步揭示了苯环上取代甲基数对这类配合物结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7.
由于国内有色冶炼工厂炉前快速分析的迫切需要,我们用国产中型石英光谱仪作为分光装置,改制成了12个测量通道,能对多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中的多个元素(如铁、硅、铜、钛、镍、镁、铝、锰等)进行测定的中型石英光电直读光谱仪。由于在适当的温度下调整仪器,利用仪器中温度补偿机构和采用控制试样法进行分析,本仪器已在非恒温实验室进行有色金属冶炼的炉前分析。经过将近二年的使用证明,此仪器性  相似文献   
78.
氨基多羧酸类配合物的配位数和结构不但与金属离子的半径、电荷和电子结构有关,而且还与氨基多羧酸类配体的形状和大小有关。本文报道了Na2[FeⅢ(ida)2]2·3H2O(ida=亚氨基二乙酸根)配合物的合成并测定了它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具体结果如下: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5.6480(10),b=16.7870(10),c=10.347(2),β=90.790(10)°,V=2717.7(6)3,单位晶胞中的分子数为3,对于4789个独立的衍射点,它的R值为0.0333。其中两个配合物离子[FeⅢ(ida)2]-都是N和N顺位的变形八面体结构。由此可知具有对称电子结构(high-spind5)的FeⅢ与被看成是edta(=乙二胺四乙酸根)去掉了CH2-CH2的双ida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只能选择六配位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79.
将加热活化的AlCl_3与三氯化稀土在苯溶液中反应,合成了2个新的轻稀土中性芳烃配合物RE(C_6H_6)(AlCl_4)_3C_6H_6(RE=La或Nd)。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含Nd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对2个配合物结构的比较表明,中心金属离子对配合物的结构无明显影响,其键参数的差别主要来自“镧系收缩”。  相似文献   
80.
若干中性配体对Mo—Fe—S簇合物自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电子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了一些含N和含P中性配体对MoS_4~(2-)-nFeCl_2-DMF体系形成立方烷型Mo-Fe-S簇合物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