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04篇
晶体学   4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水溶液中八种氨基酸与尿素的焓相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邵爽  胡新根  林瑞森 《化学学报》2000,58(10):1240-1246
用LKB-2277精密微热量计测定了298.15K时甘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L-脯氨酸、L-羟脯氨酸、L-蛋氨酸、L-苏氨酸和L-缬氨酸分别与尿素在水溶液中的混合过程焓变,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各组焓作用系数,并运用基团贡献法探讨了不同氨基酸与尿素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氨基酸的两性离子部分及α-碳上的非极性脂肪侧基、极性的羟基侧基和五元吡咯环侧基等对焓对作用系数具有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72.
李和兴  王勤  周海念 《化学学报》2002,60(2):246-250
首次报道了间歇釜中以丝氨酸(Ser)-BrO^-~3-Mn^2^+-H2SO4为体系(简称Ser-BZ体系)的新型BZ类振荡反应,其特征如下:(1)虽然Ser不能发生溴代反应,但即使在无丙酮或惰性气体流时也能在间歇釜中观察到持续振荡;(2)振荡诱导期极短(~0),振荡次数较少(<11次);(3)振荡反应受到Cl^-,Br^-,丙烯腈等的抑制;但当加入足够量Ag^+使[Br^-]的振荡抑制后,仍可在Pt电极上观察到振荡现象。根据上述特征和反应产物分析,推测Ser-BZ振荡反应可能是自由基-控制模型,而非Br^--控制模型。加入适量丙酮可诱导连续振荡反应,归因于两种控制模型的共存。通过对Mn^3^+-Ser和BrO^-~3-Mn^2^+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并结合FKN机理,对Ser-BZ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3.
设计合成一对新型的丝氨酸-组胺酰胺对映体化合物L-Ser-Hism和D-Ser-Hism,发现它们具有明显的DNA切割活性,切割反应的最佳pH范围为6.0~6.5.L-Ser-Hism的切割活性比D-Ser-Hism的强.与丝组二肽相比,这对酰胺对映体未显示出明显的切割蛋白活性,表明其对DNA的优先切割功能.  相似文献   
74.
用热重法(TG)、差热分析(DTA)和红外光谱(IR)方法测试了丝氨酸的热分解过程,用量子化学方法在RHF/6-21G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了丝氨酸及其热分解中间产物、产物分子的几何构型,得到其总能量和Mulliken集居数等数据.从理论上证明了环氧中间产物的存在.通过对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如Mulliken集居数的分析,提出了丝氨酸的热分解反应机理是先失去CO2为主要反应通道,同时伴有先失去NH3而生成环氧中间产物的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5.
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SPT)是鞘脂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影响生物体内鞘脂的含量. 该实验利用荧光定量PCR和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营养盐对假微型海链藻中SPT表达及鞘脂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SPT在微藻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其鞘脂的合成, 且P饥饿促进SPT的表达和细胞内神经酰胺的合成, 进而影响假微型海链藻的生长; 而N饥饿抑制SPT的表达和细胞内神经酰胺的合成及假微型海链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6.
在甲醇溶液中, 还原希夫碱HL[N-(2-吡啶甲基)-L-丝氨酸]与CuCl2·2H2O以摩尔比1∶1反应, 得到1个新的中性单核铜配合物[CuLCl(H2O)](Ⅰ).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 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电喷雾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在该配合物中还原希夫碱以三齿双螯合环配位到中心铜离子, 同时氯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也参与配位, 形成1个具有四方锥构型的五配位铜(Ⅱ)配合物, 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配合物Ⅰ能有效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CPTP), IC50值分别为0.32和0.45 μmol/L.  相似文献   
77.
合成尾式丝氨酸卟啉 [5 (p 丝氨酸丁氧苯基 ) 10 ,15 ,2 0 三苯基卟啉及其钴 (Ⅱ )的配合物 (Co[Ser TPP])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和激光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吡啶 (Py)、4 甲基吡啶 (4 MePy)、4 氨基吡啶 (4 AmPy)、4 ,4 联吡啶 (4 ,4 BiPy)、咪唑 (Im)、1 甲基咪唑(1 MeIm)、2 甲基咪唑 (2 MeIm)等化合物对Co[Ser TPP]电子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Co[Ser TPP]溶液中加入吡啶类和咪唑类化合物后 ,Co[Ser TPP]的电子光谱发生变化是Co[Ser TPP]与吡啶类和咪唑类化合物发生轴向配位反应生成加合物的缘故。  相似文献   
78.
N-酰基-L-丝氨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胶束化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亚琴  胡志勇  曹端林 《应用化学》2013,30(9):1042-1047
以L-丝氨酸和长链酰氯为原料,合成了3种不同碳链长度(n=8,12,14)的N-酰基-L-丝氨酸。 并以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3种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采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N-酰基-L-丝氨酸钠在298、308、318和328 K时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确定了临界胶束浓度(cmc)、临界胶束浓度下的最低表面张力(γcmc)、表面饱和吸附量Γmax。 由cmc和温度的关系,应用相分离模型计算了胶束化热力学参数ΔGom、ΔHom和ΔSom。 结果表明,ΔGom<0,ΔHom的绝对值比-TΔSom绝对值小的多,说明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胶束化过程是熵-焓补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9.
李永东  王华  曾丹  郭道义  李勋  范小林 《化学进展》2011,23(8):1683-1691
胞外蛋白的水解是恶性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必要条件,各种蛋白酶的水解反应降解细胞外基质,破坏细胞/细胞间的联系以适应细胞的迁移。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激活不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纤溶酶原为活性纤溶酶,在保持血流畅通与防止血栓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活性尿激酶降解细胞外基质,激活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以适应肿瘤细胞的侵袭、扩散和转移。抑制尿激酶的活性被公认为是抑制癌症转移的有效方法,其中合成小分子uPA抑制剂成为抗癌治疗中的新理念。本文综述了合成uPA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0.
基于信息熵,融合氨基酸的物理化学性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残基的无序信息构建了Tau蛋白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预测的新模型。分别探讨了每种特征对Tau蛋白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的影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的序列模体、卷曲结构和无序区域均有助于识别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通过10倍交叉验证,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预测的准确率和马氏相关系数分别达到83.7%和65.1%,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可用于对Tau蛋白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的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