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438篇
化学   811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243篇
物理学   4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本文用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X100分离蓖麻叶片叶绿体垛叠层膜与非垛叠层膜。垛叠层膜具有高放氧活性与低Ghla/b比值。用SDS-PAGE分析测定液氮低温荧光,证明它们只含有PSII与LHCP颗粒,没有可测量到的PSI颗粒存在。冰冻蚀刻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亦证实了它们确是垛叠层膜。随二价镁离子诱导解垛叠与重垛叠过程中,观察研究了低温荧光F_(685)/F_(730)比值变化。我们发现二价镁离子具有双重效应,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这个现象至今未见有人报道。  相似文献   
62.
应用INDO/S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簇合物离子Mo3S和Mo3S4Mn+(M=Fe、Ni,n=4;M=Cu,n=5)分别进行分子轨道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簇离子中的原子表观电荷和成键指标,说明Fe、Ni、Cu+与Mo3S成键作用的相对强度依次是Fe-Mo>Ni-Mo>Cu+-Mo。比较了用含组态作用的INDO/S方法计算得到的电子跃迁能与实验得到的电子吸收光谱值,并讨论了吸收峰归属情况。对于M为Fe、Ni的簇离子Mo3S4M4+,最低能量的电子跃迁吸收峰起源于异金属间电荷转移跃迁(MM’CT);而Mo3S4Cu(5+)簇离子观察到的吸收峰主要是Mo3S芯的局域内电荷转移跃迁。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由Cu+离子到Mo3S的电荷转移跃迁谱线,大约在46000cm-1以上才能观察到吸收峰。从Mo3S4Fe4+次低能量吸收峰的实验值16600cm-1和理论值16500cm-1与Mo3S的最低能量吸收峰的实验值16600cm-1和理论值16900cm-1比较,表明无论从理论上或实验上都能证实簇离子Mo3S4Fe4+在能量为16600cm-1处的吸收峰是起因于Mo3S芯的局域内电荷转移跃迁。  相似文献   
63.
由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与乙二胺反应制得五种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氮代缩酮化合物,所有产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13CNMR确证。  相似文献   
64.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琦  梅冬 《分析化学》1997,25(6):744-744
1引言研究了铁(Ⅲ)催化三氯偶氮胛(TCA)褪色反应动力学的特性,在H2SO4介质中,微量铁(Ⅲ)对H2O2还原该试剂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其褪色反应速度与微量铁(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文中详细研究了三氯偶氮胂(TCA)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铁(Ⅲ)的条件,建立了测定微量铁(Ⅲ)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1.47×10-10g/mL,选择性好,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铁(Ⅲ),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并比较了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发中铁的含量变化情况。2实验部分2.…  相似文献   
65.
合成了三个24元大环双铜(II)配合物作为SOD模拟物, 配体由2, 6-二乙酰基吡啶与3-氧杂戊烷1, 5-二胺缩合而成, 以SCN^-, N~3^-, im^-桥联, 其中前面两个桥联双铜(II)配合物是新配合物。用多种物理方法进行了表征, 并用EPR和电子光谱研究了桥基为im^-的配合物与N~3^-, SCN^-, F^-和Br^-的键合。其中N~3^-发生轴向配位, SCN^-使im^-断裂, 与SOD的键合作用类似, F^-, Br^对模拟物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6.
硫代乙酰胺体系电沉积法制备CdS纳米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film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spread out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lyte of Thioacetamide and cadmium chloride. CdS nanofilm was deposited at the interface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and electrolyt by the method of electrodepositio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n which the nanofilm was prepared of the least crystals and uniform particles could be attained via analytical results of L16(45)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castor oil/hexadecanoll 0.06 mL·cm-2,CdCl2/CH3CSNH2 4 mmol·L-1, cell voltage 5 V, electrodeposition temperature 15 ℃. The effects on the grain size of temperature, surface-active agent,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cell voltage and pH become smaller in the series. If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 the movement of molecules of surface-active agent and electrodyte would be faster, thu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ilm would be difficult. The grain size of thinfilm varied with the surface-active agents, however, when the amount of surface-active agents reached a certain value, the grain size would remain unchanged. The higher the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the larger the grain size of nanofilm. The surface forms were changed at the same time. If the pH of the electrodyte was higher or lower, nanofilm could not b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us the pH range should be is 3~6. SEM image of the nanofilm shows the occurance of dendrite. The sucessful preparation of nanofil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surface activre agent due to the nanofilm growth mechanism.  相似文献   
67.
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和剥落腐蚀等方法研究了微量稀土元素Sc对Al—6Mg—Zr合金焊接接头耐蚀性能的影响,并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探讨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了Sc元素后的Al—6Mg—Sc—Zr合金焊接接头比Al—6Mg—Zr合金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研究认为,添加Sc元素能有效地细化晶粒,形成的Al3(Sc,Zr)第二杷能强烈地阻止位错和亚晶界的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再结晶温度,从而使合金组织中的β(Mg5Al8,Mg2Al3)沉淀相分布均匀、呈弥散分布,最终使合金的腐蚀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68.
中药一枝黄花、黄连、天麻、蛇床子中8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一枝黄花、黄连、天麻、蛇床子中Fe、Ca、Mg、Mn、Cr、Cu、Zn、Pb八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和用途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9.
高效液相钴离子催化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茶叶中的茶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分离、抑制化学发光测定茶叶中茶氨酸的分析方法。该法采用YWG C18(10μm,250mm×5 0mmi d )柱,以0 01mol·L-1醋酸钠 醋酸缓冲液(pH5 5)为流动相,流速为0 8mL·min-1。对茶氨酸抑制Co2+催化鲁米诺(luminol)与过氧化氢(H2O2)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Co2+的质量浓度为2μg·L-1,鲁米诺浓度为0 25mmol·L-1,H2O2浓度为0 5mmol·L-1。在茶氨酸的质量浓度为0 2g·L-1~5 0g·L-1时,茶氨酸抑制化学发光产生负峰的相对峰面积Y(将实际峰面积缩小至万分之一)与其质量浓度X(kg·L-1)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3862X+1 0605(r=0 9983)。  相似文献   
70.
用从头算研究了d空穴位置不同对Ni—CO成键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Ni—CO键中σ/π接受作用的相对强弱,取决于Ni—CO簇所处的能态。σ空间电子云较π空间电子云弥散,因而Ni—CO簇的稳定性与σ空间电子云的排斥密切相关。随着Ni4pσ轨道上电子占据数的增加,Ni—CO稳定性减弱。比较了分子簇Ni—CO与NiCO分子及CO/Ni化学吸附体系之间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