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68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96篇
物理学   2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Dy,Mn)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碱性条件下,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 Na2Si3O7为硅源, 用水热法合成了双金属介孔分子筛(Dy, Mn)MCM-41. 并用XRD, FT-IR, SEM, X射线荧光分析法、紫外漫反射等对样品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证实所合成的产物为(Dy,Mn)MCM-41.  相似文献   
62.
最小树问题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不同于著名的kruskal算法[1]及其他算法的层次算法,并推导出揭示最小树不变量的枝杈确定性以及边可作为最小树树枝的充要条件,最后得出全部最小树的动态结构。由于实际选用最小树时还经常需要兼顾其它具体  相似文献   
63.
水杨酸酰胺化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华  陈敏丽  王晶  翁文 《合成化学》2008,16(2):200-202
乙酰水杨酸经酰氯化后分别与邻苯二胺或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水杨酰邻苯二胺和水杨酰4-氨基安替比林,其结构经UV,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64.
张莲珠 《数学研究》1998,31(4):437-441
六角系统是2-连通的平面图,其每个内部面都是单位正六边形.六角系统的完美匹配是化学中苯类芳烃体系的Kekule结构.一个六角系统H完美匹配Z—变换图Z(H)是一个图,它的顶点集是H的完匹配集,两个匹配相邻当且仅当它们的对称差是一个单位正六边形.本文用乘积图刻划了沙位六角系统Z—变换图的结构.  相似文献   
65.
叶兴梅  陈金灿 《物理与工程》2007,17(5):17-17,35
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导出范氏气体的准静态绝热方程,解决了相关文献未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仿紧空间和S-闭空间的共同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义了仿S紧空间的概念,它是仿紧空间和S-闭空间的共同推广,文中讨论了仿S紧密空间的一些性质,推广了仿紧空间和S-闭空间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67.
在纤维素型手性固定相Ch iralcel OD-H正相条件下对6个亚砜化合物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流动相中极性醇添加剂的含量、柱温等对保留及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与手性硫原子相连的苯环上含有吸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拆分效果不理想,而苯甲亚砜、苯乙亚砜及对甲氧基苯甲亚砜得到了基线分离。当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2.5∶7.5,V/V),流速1.0 mL/m in,柱温25℃时,3个化合物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351、1.369和1.151,出峰时间在26 m in以内。利用热力学方法对手性拆分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8.
以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在氯仿溶剂中,利用传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成功合成了偶氮类分子1-(2-吡啶偶氮)-2-萘酚的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技术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并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69.
纳米材料;纳米半导体材料SO2-4/La-α-Fe2O3的表面结构与酒敏特性  相似文献   
70.
传统的电活性微生物(Electro-Active Bacteria,EAB)主导的胞外电子传递(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EET)效率较低,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微生物电催化在环境及工业中的应用。为打破这一瓶颈,近年来多国科学家尝试开发先进的催化材料以强化生物电催化体系(Bio-Electrocatalytic System,BES)中的电子传递效能。借用材料科学、电微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技术等多学科手段尝试将传统无机催化材料及电活性微生物进行理性优化,将有望强化电子的传递通量和效率。这种优化升级推动了传统单一的无机催化材料向活体生物催化材料过渡,并有望朝着向更精细化、智能可控的先进材料升级改造,也为拓展先进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更有利的技术支撑。本文对现阶段几种强化EET的有效手段用以有效构筑BES展开综述,包括了微生物-石墨烯改性复合材料、原位杂化光催化半导体材料自组装微生物、核/壳装配的生物材料及接种基因工程菌等内容,最后总结了微生物活体生物材料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在环境应用中所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