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利用束箔技术研究能量为110keV的Fe+和Cu+离子分别与厚度为8.5μg/cm2的碳箔相互作用激发放出的光,这些光经鉴定主要来自中性原子Fel和Cul的激发,测量顺着箔后的光衰变曲线,得到7条Fel和3条CuI的能级寿命,在箔的制备、束流密度的调节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故在低能重离子轰击下,使箔的使用寿命延长到30min以上。  相似文献   
62.
钪,铁,镍,硒类钠离子的跃迁几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首次采用《原子新概论》中的最弱受约束电子模型理论研究了钪(Sc),铁(Fe),镍(Ni),硒(Se)元素的类钠高激发态ns-np,np-nd的能级跃迁几率,并把理论研究结果与参考值做了比较,还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低能高电荷态氩离子与氩原子碰撞反应截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位置灵敏技术和飞行时间方法研究了低能高电荷态氩离子与氩原子的碰撞反应,给出了实验测量得到的入射离子电荷交换截面和转移电荷截面,研究了反应截面与不同电荷态参教的关系,并与修正后的分子过垒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4.
校正磁场和cos/sin线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控制束心corkscrew运动的原理,给出了用cos/sin线圈产生校正磁场方法并比较两种设计的结果。指出用较严格设计的cos/sin线圈能更有效地调节校正磁场。  相似文献   
65.
对核聚变中的某些物理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Some physical issues in nuclear fusion a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here.  相似文献   
66.
本文叙述了利用加速器开展离化态原子参数实验测量的研究和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包括多电荷态原子光谱学、低温电子束离子源(LTEBIS)的发展与应用、中低速多电荷原子的电子俘获过程研究、原子激发能级寿命和跃迁几率的测量.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bout the ionization state for atomic parameters at accel-erator and the subject being done are introdued,which includes the highly charged atomic spec-troscopy,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ow temperature electron beam—ion source(LTEBIS),the study for electron—capture process of highly charged atom at intermediate and lowspeed,and the measurment of lifetime and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of excited atomic levels.  相似文献   
67.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MV串列加速器上提供的动能为15—55 MeV的类氦C离子分别轰击Fe, Ni, Nb和Mo金属厚靶,采用HpGe探测器测量了K-X射线,获得了相应的K-X射线的发射截面.本文中由于各个靶原子外壳层电离度的不同,类氦C离子与Fe, Ni靶原子相互作用发射的Kβ与Kα X射线的分支强度比随入射离子动能增加而减小,而Nb, Mo靶原子发射的K-X射线分支强度比变化不明显.利用厚靶截面公式计算了靶原子K-X射线的发射截面,并与不同的理论模型及质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类氦C离子动能的增大, Fe, Ni靶原子发射的Kβ与Kα X射线的总产生截面与考虑多电离的两体碰撞近似修正模型最为符合Nb, Mo靶原子发射的Kβ与Kα X射线的总产生截面与平面波恩近似模型的理论值最为接近.质子与单核子C离子能量相同时,质子比类氦C离子激发不同靶的K-X射线产生截面约小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8.
采用900 e V能量的电子对直玻璃管进行了穿透实验,测量了玻璃管在倾角为–0.15°,–0.4°和–1.15°时充电过程角分布的时间演化,以及平衡态下出射电子能谱.发现穿透率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平稳,下降的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倾角为–0.4°和–1.15°时,电子穿透率下降到最低点时几乎看不到穿透电子(穿透率小于3‰),这种穿透率最低点状态保持时间随倾角增大而增大.穿透电子的角分布中心随着时间变化.在平稳状态时,发现穿透电子的能量损失随倾角增大而增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电子经过管壁不同次数反射后的能谱,与测量能谱进行对比,发现–0.15°,–0.4°和–1.15°倾角下,穿透电子分别经历了管壁的一次、两次和三次与表面的反射过程.基于此,本文对电子穿越玻璃管的充电过程动力学给出了物理解释.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在小倾角下玻璃管内能形成宏观负电荷累积,排斥后续电子形成反射,增加电子出射概率,这对应用绝缘体微结构,例如玻璃锥管产生稳定的电子微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9.
分别对裸的直玻璃管和外壁与出入口两端面涂导电银胶的直玻璃管进行了低能电子穿透实验.穿透电子的倾角分布显示,穿透电子强度随倾角增大而减少,并且穿透倾角不会超过玻璃管的几何张角.还测量了玻璃管在倾角为-0.2°时的充电过程.对于裸玻璃管,在充电过程中,穿透率和角分布有显著的振荡现象.整体来看,穿透率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在某个平均值附近振荡;角分布随穿透率变化同步变化,先向正角度移动再向负角度移动,最后在玻璃管的倾角附近振荡.对于涂导电胶的玻璃管,在充电过程中,穿透率和角分布稳定变化.穿透率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平稳,角分布随时间先向负角度移动再向正角度移动,最后在玻璃管倾角附近稳定.通过模拟电子与SiO2材料的碰撞过程,提出了电子在裸玻璃管和涂导电胶玻璃管中的充电过程的物理图像.该物理图像能很好地解释电子在裸玻璃管和涂导电胶的玻璃管中充电过程的实验结果.最后,依据实验结果和物理图像给出了低能电子在玻璃毛细管中稳定输运的条件.  相似文献   
70.
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用束-箔技术完成了80 MeV Ti离子和C箔相互作用产生的高电离态离子谱观测,与用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的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大多数谱线与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符合,有3条谱线是未观测到的.这几条谱线为ⅩⅧ 13.406,ⅩⅧ 14.987,17.439nm, 属于2s2p2 4P3/2—2p3 2D3/2, 2s2p2 1S0—2sp3 1P1, 4p 1P0—5d 1P1跃迁. 关键词: 串列加速器 高电荷态原子 激发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