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94篇
物理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测算并分析浙江省1995—2015年碳排放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通过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影响的时空异质性. 结果表明 (1)1995—2015年浙江省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年均增长率为6.69%; 能源活动碳排放是浙江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工业碳排放是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非能源活动碳排放是浙江省碳排放的次要来源, 水泥生产和水稻种植是非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2)浙江省碳排放重心大致落在绍兴市西南部, 浙江省碳排放重心经历了西北向—西北向—东南向—东向的转移; (3)各主成分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方向和强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相似文献   
42.
叶莉  范高乐 《经济数学》2019,36(1):74-78
采用类比方法构建出一种面板数据曲线的棱镜模型,把时间横坐标与经济问题纵坐标加以角度化变换,选取恰当的经济变量作为棱镜的折射率和顶角,可将面板数据曲线用棱镜曲线进行再描绘.在碳排放问题上,列举大量的面板数据曲线作为具有棱镜曲线形状的证据,并给出聚类分析,解决了棱镜模型的应用问题,得出了存在经济折射定律的观点结论,从而为应用经济学研究提供一种全新视角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3.
针对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C&T)条件下的碳排放核查问题,构建了一个三方博弈模型,对控排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该三方博弈的均衡条件;对于当前给定政府复查行为,分析了企业的最优上报碳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以历史碳强度为参考,控排企业上报碳强度差异越大复查概率越大”的政府复查机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尤其当实际碳强度高于参考碳强度时,可能导致控排企业和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合谋;相对配额分配方式下,碳强度上升比总排放上升更可能导致控排企业瞒报碳排放,而且工业增加值高的大企业瞒报风险更高;当政府复查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有效抑制控排企业和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合谋行为。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政府碳排放复查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研究碳排放市场中碳配额价格与期权定价的相关问题.通过引入基于跳-扩散过程建模碳排放量过程与相应的违约事件.利用风险中性定价理论,刻画碳配额期货价格公式.最后,研究以期货合约为标的资产的欧式期权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45.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之一,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中国的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空间的角度,以我国30个省城的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Sampson-Guttorp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然后依据省份间相关程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客观评估我国区域碳排放的特征。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域之间的碳排放空间上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我国碳排放总体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北部高南部低、局部中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6.
基于199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考察我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对空间区域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均为各地区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诱因之一,这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较高关联度的结论保持一致.北京、辽宁、吉林等16个省份碳排放变化与经济增长变化之间的的弹性系数为负值,而天津等其他14个省市碳排放总量还将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所以弹性系数为正值,这点隐含说明当区域经济水平较高时,该区域也将拥有更多优势条件来减低碳排放,实现碳减排最终还是需要依赖于发达的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47.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雄锋  杨越 《运筹与管理》2013,22(1):132-137
基于现有研究仅仅采用单方程模型计算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忽略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缺陷,本文建立包括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三个方程的联立方程来探讨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并采用2000 ~2009年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增加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碳排放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对外贸易能够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进而达到对碳排放的影响.因此,应该优化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和工艺,从而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相似文献   
48.
将2013年6月开始在7个省市实行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8试点行业的上市企业为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否能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价值,以检验“强波特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不能通过促进试点地区上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价值,实现波特效应;分地区检验发现,只有在北京市能实现波特效应,在全国及其余省市均无法实现波特效应。碳排放初始配额分配过多导致的碳价过低是主要诱因。应鼓励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49.
将城镇化、居民消费和碳排放视作碳排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四个假设.运用197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居民消费均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城镇化并不直接产生碳排放,并且对居民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城镇化通过影响居民消费而影响碳排放.针对分析结果,探讨了有序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0.
从供应链领域的视角,构建碳排放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的随机市场需求的供应链库存控制模型,分析碳排放税价格及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对供应链的最优订货量及其利润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机市场需求的波动越大,供应链订货量越高,供应链利润越低;碳排放税价格越高,供应链订货量以及供应链利润越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越高,供应链订货量越小,供应链利润越高.比较碳排放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的供应链订货量及利润高于碳排放税机制下的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减少供应链碳排放、增加供应链利润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