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6篇
力学   12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1 毫秒
41.
可调谐环形腔光纤光栅激光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采用新颖的调谐方式,实现了可调谐光纤光栅环形腔激光器的运转,得到了稳定的可调谐,窄线宽激光输出,调谐范围为5.7nm,线宽小于0.1nm。  相似文献   
42.
基于悬臂梁结构的光纤光栅位移传感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关柏鸥  刘志国 《光子学报》1999,28(11):983-98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悬臂梁结构的新型位移传感方案,并给出了实验结果。本传感系统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大(大于20mm),线性好(0.9991),抗电磁干扰,信噪比高,并可实现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43.
李涛  洪善桃等 《力学季刊》2001,22(4):477-481
本文采用了凯恩简化模型并提出大范围平动和转动共同作用下的连续体梁模型;通过两种模型分析了匀速转动内悬臂梁的稳定性;指出了匀速转动内悬臂梁存在动力柔化现象,动力柔化的原因在于梁的大范围平动;提出了匀速转动内悬臂梁的内转半径和外转半径的概念,指出匀速转动内臂梁的内转半径和外转半径比值存在一定关系时,系统为一阶稳定,研究表明,同时作大范围平动和转动的柔性梁存在柔化和刚化的分界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磁场计算的磁体力理论模型,对处于均匀横向周期时变磁场中的非线性铁磁悬臂梁式板动力分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定量研究,首先建立了铁磁悬臂梁式板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分析的多尺度法研究了铁磁悬壁板的共振分岔,最后,采用Floquet理论研究了该动力系统周期轨道的稳定性问题,数值给出了周期轨道的稳定性区域,Floquet理论研究了该动力系统周期轨道的稳定性问题,数值给出了周期轨道的稳定性区域,并分析了稳定区域与不稳定区域分界线上解的分叉情形。  相似文献   
45.
报道一种利用双侧悬臂梁展宽光纤光栅带宽实现对挠度和应力线性传感的新方法,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的带宽对挠度及外力均很敏感,并呈线性关系,实验上传感范围超过17nm,传感灵敏度分别达到0.658nm/mm及5.32nm/N。  相似文献   
46.
端部受斜冲击的刚塑性悬臂梁的双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冲击载荷作用在刚塑性悬臂梁的端部,引起作用在梁横截面处的弯矩以及轴力;在发生塑性变形截面处,弯矩及轴力满足交互作用屈服条件。广义应力在移行铰的邻域不违背屈服条件,屈服函数可在移行铰的背面取极大值,移行铰处的剪切力不必为零。如果悬臂梁足够长,在响应的初始阶段移行铰处非零的剪力会在梁上引起多铰变形。通过对双铰模型与单铰模型的比较发现,双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单铰模型计算的结果很接近,单铰模型作为一个近似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7.
杨骁  应方乾  孟哲 《力学季刊》2021,42(1):108-119
利用裂纹诱导弦挠度函数,建立了悬臂Euler-Bernoulli 中开闭裂纹位置、深度、初始张开角等损伤参数的识别方法.为此,首先将梁中开闭裂纹等效为单向扭转弹簧,给出了考虑裂纹缝隙效应的裂纹梁等效抗弯刚度,并得到悬臂Euler-Bernoulli 开闭裂纹梁弯曲挠度的显式闭合解及裂纹诱导弦挠度函数,证明了裂纹诱导弦挠度的分段线性函数.其次,基于单向扭转弹簧的性质,建立了通过多步加载进行梁中开闭裂纹参数及其上下侧属性的识别方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开闭裂纹损伤识别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考察了裂纹分布位置、深度和初始张开角以及裂纹识别区间和挠度测量误差等参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裂纹处于张开状态时,裂纹处裂纹诱导弦挠度斜率改变量随着施加荷载的增加而增加;当裂纹闭合时,其裂纹诱导弦挠度斜率改变量将保持为常量;裂纹损伤参数的识别误差随测量误差的增加而增加,但整体识别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8.
本文讨论了附加装置尺寸对悬臂梁纯弯曲时挠度及应变的影响。采用调节电桥电路平衡的方法,可以只读出所施的力使梁产生的挠度及应变。  相似文献   
49.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rack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mbining wavelet analysis with transform matrix. Firstly, the fundamental vibration mode was applied to wavelet analysis. The crack location was found by the peaks of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Secondly,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crack locations, a simple transform matrix method requiring only the first two tested natural frequencies was used to further identify the crack depth. The present method can be used for crack identification in a complex structure. Numerical results of crack identification of a stepped cantilever beam show that the suggested method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50.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and their uses now offer unique opportunities in the design of ultrasensitive analytical tools. The analytical community continues to search for cost-effective, reliable, and even portable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at can give reliable and fast response results for a variety of chemicals and biomolecules. Microcantilevers (MCLs) have emerged as a unique platform for label-free chem-sensor or bioassay. Several electronic designs, including piezoresistive, piezoelectric, and capacitive approaches, have been applied to measure the bending or frequency change of the MCLs upon exposure to chemical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mechanical, fabrication, and electronics approaches to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MCL sens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