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7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黄钢明 《大学物理》1994,13(9):17-18,30
本文讨论弱简并理想费米气体、玻色气体等温混合,由于气体粒子数密度的突变,引起在量子范围内压强和内能的突变。从与经典情况对比得知,只有和气体粒子数密度有关的量,当相应粒子数密度突变,才会发生这种突变.  相似文献   
42.
碰撞反应Ca+C2H5Br和Ca+nC3H7Br产物CaBr的内能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碰撞反应Ca+C2H5Br和Ca+nC3H7Br产物CaBr的内能态分布,计算了产物分子CaBr的平均振动、转动和平动能量以及总可资用能量.结果表明,当碰撞能为7.54kJ/mol时,产物的能量主要为振动能量;随着碰撞能增加,产物的平动能和转动能增加,而振动能略微减小,最可几振动态向较低振动能级移动;反应物分子内能态分布对产物分子的内能态分布影响很小;反应基团越大,产物的振动能占总可资用能量的比例就越高.碰撞反应Ca+C2H5Br和Ca+nC3H7Br均存在两条竞争的反应路径迁移相碰和直接反应路径.前者产生高振动激发态产物CaBr,后者引起C-Br键断裂.当碰撞能增加时,两种反应均倾向于后者.  相似文献   
43.
44.
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作功和热传递,①作功:外界对系统作功-其它能转化为内能→系统内能增加.系统对外界作功-内能转化为其它能→系统内能减少.②热传递:吸热-外界的内能转移为系统的内能→系统内能增加.放热-系统的内能转移为外界的内能→系统内能减少.  相似文献   
45.
46.
在格点规范理论中,应用变分累积展开方法,引入独立元格等效作用量,研究了三维U(1)格点规范理论的元格内能,得到连续的内能曲线,与Monte Carlo(MC)数据相符,表明理论是禁闭的.  相似文献   
47.
理论和实验表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例可以证实,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如何用简便易行的实验证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呢?我们未采用教科书中介绍的实验方法而是用热敏温度计作为测温仪器,用50mL兽用塑料注射器作为主要实验器械,成功地进行了该项实验,教学效果较好.现将实验装置的设计过程及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8.
利用焦距为300 mm和1500 mm的透镜对纳秒激光束进行聚焦,产生了在空间发散度上具有较大差别的两激光束,采用飞行时间质谱计分别测量了两光束诱导C60分子电离和碎裂时的离子产物分布随激光通量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束的空间发散度越大,轻碎片离子Cn,+(n<25)的总产额、C60分子的碎裂程度以及延迟电离产额随激光通量的变化趋势就越快,延迟电离成分占总电离成分的百分比就越高.该实验结果可用多光子吸收的内能分布理论给予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49.
本文采用旋转异构态模型,对聚亚甲基链受到无相变的弹性形变后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计算出在不同形变时聚亚甲基链体系的自由能、内能等热力学函数,同时还分析了应力与弹性形变的关系以及内能对弹性形变的贡献。  相似文献   
50.
理想弹性体的统计理论假设弹性力完全由形变的构象熵所贡献的, 忽略了能量的贡献. 对于真实橡胶来说, 统计理论反映了它的主要特征, 然而真实橡胶与理想模型还是有差别的, 在拉伸过程中弹性力的贡献不完全是由熵所贡献的, 内能也会对弹性力有贡献, 并且, 不同的材料内能对弹性力的贡献(fe/f)不同[1], 这已为大量的实验事实所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