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14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利用粒子模拟的方法设计了一个高功率毫米波发生器,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及改进。采用过模慢波结构以增大束波作用空间,从而提高功率容量;为实现过模慢波器件的单模、单频工作,选择TM01模的π模作为工作模式。采用过模慢波结构,结合合理的器件结构设计,可降低器件工作所需的导引磁场。实验在TORCH-01加速器平台进行,产生的微波频率由色散线法测量,其功率由远场积分法得到。最初的器件采用矩形波纹慢波结构,得到频率为33.56 GHz、功率约110 MW的微波输出,但功率难以进一步提高,脉宽仅为7~8 ns,且在慢波结构边沿发现击穿痕迹。对矩形慢波结构进行倒圆角处理后,借助数值模拟,发现其TM01模的π模频率变化不大。改进后的器件在0.8 T导引磁场下,当电压和电流分别为590 kV与5.2 kA时,实验得到频率33.56 GHz、功率320 MW的毫米波输出,微波模式为准TM01模,效率约10%,脉宽延长至约13 ns,器件内表面无明显击穿痕迹。  相似文献   
322.
电子束收集极对大间隙速调管输出腔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频电磁软件对带电子束收集极的S波段大间隙输出腔进行了高频特性分析,采用3维PIC程序模拟了电子束收集极对大间隙速调管输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集极的存在会改变输出腔的本征谐振频率和电子束路径上的特性阻抗等高频特性,但收集极可以短路间隙附近的径向电场,减小电子束的空间电荷压力,同时对群聚电子进行再加速,从而提高大间隙速调管的输出效率;在束电压700 kV,直流电流6 kA时,优化后的带收集极的大间隙输出腔可稳定提取大于1.68 GW的微波功率,提取效率约40.1%,比无收集极时提高约5%。  相似文献   
323.
六路钕玻璃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装置,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了研究高功率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而研制的.从1974年开始,上海光机所在上海新沪玻璃厂和上海玻璃厂等有关单位的协同下,采用自行研制的材料、元件、器件和工艺技术研制而成的.这个装置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建立脉冲宽度为毫微秒、输出功率为2.5×10~(10)瓦/束的六路激光装置,1977年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打靶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其后,为了提高和完善装置的性能,改建成亚毫微秒脉  相似文献   
324.
双向应力状态下铝硅合金ZL105塑性行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典型的拉、压性能不同的金属材料铝硅合金ZL105的塑性行为,屈服、强化、体积变化和流动特性,在双向应力状态下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实验研究,深入地探讨了影响材料塑性行为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新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应力直接影响材料的塑性行为,平均压应力使材料的韧性增强,而平均拉应力使材料的脆性增强。平均压应力不利于塑性变形的发生,相应平均压应力增大的应力状态,材料的屈服应力提高。与流行的塑性体积膨胀的观点不同,在平均应力是压应力的应力状态下,塑性体积收缩,因此,经典的正交准则不再适宜描述该材料的流动性质。材料的强化性质明显地依赖于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32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nO2复合凝胶,利用XRD、UV、IR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凝胶的组成对水、乙醇、丙酮、氨水蒸气平衡吸附量的影响,以苯酚溶液为模拟污染物测定了复合凝胶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组成为n(TiO2)∶SnO2=80%∶20%的复合凝胶具有最强的吸附和光催化活性,对水蒸气、乙醇、丙酮气体的吸附以及对苯酚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均高于其它组成的复合凝胶.  相似文献   
326.
动态化学腐蚀法制备大锥角近场光纤探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液压传递原理,设计出一种用动态化学腐蚀法制备大锥角近场光纤探针的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传统的化学腐蚀法制备光纤探针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腐蚀液液面的上升速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探针针尖的形状以及锥角的大小.在此基础上,还论述了分步控制光纤与腐蚀液液面的相对位移的方法在大锥角光纤探针的制备中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利用所制备的大锥角近场光纤探针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上对直径为200nm的小球进行探测,其力学像证实该探针具有较高的形貌分辨率(约为50nm). 关键词: 动态化学腐蚀法 大锥角 近场光纤探针  相似文献   
327.
 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里显微镜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的开放实验室,于1985年11月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1997年调整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地处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著名的晶体学、电子显微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都可信教授任第一、二届实验室主任(1985-1993).现任主任为张泽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电子显微学及其他显微学原理技术,并开展晶体学及新材料的显微结构及性能方面基础研究。 目前主要从事电子衍射理论及显微学方法、准晶、巨磁电阻多层膜、蓝光发射GaN薄膜等现代功能薄膜材料、碳纳米管、纳米桂线等一维纳米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半导体、超导体及生物大分子的微观结构研究等。  相似文献   
328.
第一门槛值区间单防护屏防护正撞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流星及空间碎片的高速撞击威胁着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导致其严重的损伤和灾难性的失效。本文级出和分析了柱状弹丸在第一门槛值速度区间正撞击铝合金单防护屏防护结构实验研究的结果。结果表明:单防护屏防护结构在此速度区间受柱状弹丸正撞击其损伤是比较严重的,并得到了柱状弹丸撞击防护结构损伤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29.
贝帮坤  王华光  张泽新 《物理学报》2019,68(10):106401-106401
从工业上的大尺寸晶体生长到实验室中受限小体系的结晶,结晶是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也一直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大尺度结晶相变的研究相比,对于有限小尺度体系结晶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设计具有吸引相互作用的胶体体系,在实验上研究了有限小尺寸胶体体系的二维结晶相变.通过计算和分析径向分布函数、泰森多边形以及取向序参量,发现有限小尺寸体系的结晶过程是从中央高密度区域开始,随着结晶的进行,周围液相减小而晶相增加,最后完全转变为晶态的过程.体系结晶速率呈现两个阶段:在结晶初期中央区域是高密度的亚稳态液体,会降低结晶自由能能垒,使得体系快速结晶;随后晶相长大,亚稳态液体消失,体系结晶速率变慢.此外,通过统计有序度参量的分布发现:在结晶过程中,序参量出现双峰分布,分别对应液相和晶相,与大尺度胶体体系的二维结晶行为一致,说明序参量分布的变化规律是二维结晶相变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30.
随着材料和器件的不断发展,有机光伏(OPV)的器件效率不断提升,但制备仍存在较多额外加工工艺,不利于其大规模生产.如何合理调控活性层材料的溶解性、结晶性和两相形貌来简化器件制备工艺,实现高性能的as-cast器件将十分具有科学意义.本工作通过设计合成苯基取代的苯并二噻吩二酮单元(二维BDD)作为共聚单元,制备了三种新型聚合物材料.当二维BDD单元摩尔分数为10%时, FBDT-m10能实现良好的聚集性能和加工性能,与Y6-BO共混制备的as-cast器件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活性层形貌,最终实现了71.14%的填充因子及16.06%的器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