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100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化学   229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01篇
综合类   77篇
数学   84篇
物理学   18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The multi-radiation of X-rays was investigat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ir energy spectrum in a Mather-type plasma focus device (operated with argon ga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effect of anomalous resistances. To study the energy spectrum, a four-channel diode X-ray spectrometer was used along with a special set of filters. The filters were suitable for detection of medium range X-rays as well as hard X-rays with energy exceeding 30 keV.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omalous resistivity effect during the post pinch phase may cause multi-radiation of X-rays with a total duration of 300 ± 50 ns.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Cu-Kα was due to the medium range X-rays, nonetheless, hard X-rays with energies greater than 15 keV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The total emitted X-ray energy in the forms of Cu-K and Cu-K/3 was around 0.14 ± 0.02 (J/Sr) and 0.04 ±0.01 (J/Sr),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nergy of the emitted hard X-ray (〉 15 keV) was around 0.12± 0.02 (J/Sr).  相似文献   
32.
章安良  夏兴华 《分析化学》2011,39(5):765-769
建立了声表面波实现多基片间输运微流体的新方法.由3个128(0)YX-LiNbO3压电基片组成,一个基片为接口基片,另两个为工作基片,每个基片光刻一个中心频率为27.5 MHz叉指换能器和一个反射栅.采用微量进样器将待输运的数字微流体进样到工作基片2,调节接口基片使得其与工作基片2位于同一高度,并使其间隙尽可能小,在工...  相似文献   
33.
本文研究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元素不同存在形式(总碳、游离碳、碳化硅)的检测方法。 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法测定总碳(2.00%~6.00%),酸溶过滤分离-高频红外法测定游离碳(0.10%~1.50%),重量法测定碳化硅(1%~35%)的含量。以上三个方法的精密度试验RSD%(n=8)最大分别为4.2%、1.2%、0.51%,测定游离碳和碳化硅(SiC)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8.5%~100.2%,99%~101%。 这三种方法都快速、可靠,已应用于铝基复合材料的实际分析工作中。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气体净化,坩埚处理,试样处理及称样量选择,助熔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的优化,建立了钢铁中超低含量碳硫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比较器水平设为1%,分析时间设为45s,坩埚在1 350℃下预烧45min,选择钨作为助熔剂且使用前在140℃烘3h,助熔剂用量为1.5g,称样量为0.5g时,是分析钢铁中碳硫含量在0.001%~0.01%的最佳条件,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在实际操作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5.
 微波电真空器件随着频率的升高,不但聚焦系统难以实现,而且其输出增益和带宽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要解决该问题,建议采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采用分布作用谐振腔技术来扩展其工作带宽和提高增益。利用CST和粒子模拟(PIC)3维软件对其工作在Ku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在工作电压30 kV、束流8.5 A的条件下,聚焦系统采用幅值为0.48 T的周期反转永磁聚焦,在输入功率为5.1 W时,得到效率为23%,3 dB带宽为306 MHz,频带内最大增益为39 dB,其峰值功率为58 kW的微波输出。  相似文献   
36.
郑媛媛  姜威 《光学技术》2011,37(4):471-474
聚焦评价函数和极点搜索策略是自动聚焦的重要模块,直接影响聚焦的效果.为同时满足自动聚焦速度和精度上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聚焦算法.该算法综合了快速改进的灰度差分法和高精度小波变换法的优点,根据各阶段聚焦评价函数的梯度选择合适的评价函数和镜头移动步长,并且实现了从大步长快速粗扫到小步长精确细调的过渡.实验表明,与传统...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一种通过提取红外与可见图像高频信息形成矢量模型的方法,该模型可用于可见和红外两种不同波段相同场景图像的配准。分析了红外与可见图像的共同特性,即边缘高频特性,并在作为模板的图像中提取这类高频信息。利用人工干预的方法形成矢量模型,该矢量模型可通过实时姿态信息进行实时三维变换,并重新投影为二维图形,据此可在另一图像中进行特征搜索,达到两者匹配的目的。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利用本文算法提取的矢量模型,经变换后能可靠地实现异源目标自动识别;实验证明此方法有效可行,并可推广应用于各种异源图像间的自动目标识别和配准处理。  相似文献   
38.
基于驻留时间补偿的抛光误差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中光学表面存在中高频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驻留时间补偿的有效控制方法。分析了抛光误差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对系统的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和定量描述,构建了抛光过程中磨损影响因子、浓度变化影响因子和系统影响因子。基于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因子对抛光驻留时间的求解函数进行了修正,提出采用离散最小二乘法对修正的函数求解驻留时间。研究表明:这种补偿方法能提高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中加工模型的精度,减小光学表面的残余误差。  相似文献   
39.
通电螺线管2维磁场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通电螺线管磁系统理论分析,实现了通电螺线管2维磁场计算。该算法是采用一次、二次插值函数计算螺线管模型磁场的有限元算法,用于求解螺线管内外任意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实现了螺线管及周期结构的计算,并将结果与Ansoft Maxwell 2-D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较一次插值函数有限元算法相比,二次插值函数算法在对称轴上轴向磁感应强度的分布更准确,体现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偏置磁极周期会切磁铁产生的、可用于带状电子束宽边聚焦的边聚焦场。结果表明:增加偏置长度,减小电子束通道宽度,增大磁极轴向长度可以在基本不改变边聚焦场在x方向上分布特性的前提下提高幅值;增大电子束通道的高度,增大磁极厚度均可以减小边聚焦场在x方向上分布曲线的曲率,但同时其幅值也会降低,该降低可利用前述方法予以补偿。在对带状电子束宽边聚焦进行束匹配时,可以先进行曲率匹配,再进行幅值匹配。在进行参数选择时,应合理选择束通道高度和磁极厚度的取值,以避免束通道内的边聚焦场在x方向上的分布出现曲率反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